1908大军阀_第3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8节 (第5/5页)

是上面的政府官僚,无一不是认为中国是羸弱不堪的。越是这么想,越是理所当然的这么想,上一代这么想,下一代也跟着这么想。我们中国还怎么强大?”

    梁启超脸色沉重,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太退缩,青岛问题实在太敏感,如果德国不肯移交主权那是一回事,可是移交主权之后就是另外一回事。他相信不光是有良心的政治家,就算是全中国各界人民也都不会放弃眼睁睁的放弃青岛。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他语气浓重的说道,一边说着一边极其郑重的点了点头。

    “战争交给军人来负责,政府需要做的是团结全中国的人心,以及给与由始至终的支持。这场战争绝不会没有胜算,因为公义道理在我们这一边,民心军心也都会随之凝聚在一起,我们是以全国的力量来对付日本一支军队!”吴绍霆振奋的说道。

    “没错。更何况开战是最坏的打算,日本国内现在同样是举棋不定,在外交上我们还有交涉的余地。如果日本真要冒着天下大不韪来发动这场战争,到时候就会像震之说的那样,我们全中国从上到下都会痛恨日本,都会齐心合力打好这一仗!”宋教仁颇有感触的说道。

    “这几天我会召开内阁会议,一定促成震之你的决定。”梁启超郑重的说道。

    “很好,只要我们内部团结了,万事都不愁。”吴绍霆点头说道。

    卷六:大国战 第764章,正式宣布

    十二月十九日,在南京总统府装修完毕的西朝房大会堂,唐绍仪、顾维钧代表南京政府与德国公使辛慈正式签署了《青岛主权移交条约》以及《青岛善后事宜补约》,规定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十二日这一天起,中华民国政府恢复对青岛的主权行使,不过在预留区内德国仍保留二十年的驻兵权。

    此事一经传出,举国轰动,大为南京政府打破近百年中国不平等条约先例而鼓掌喝彩。中国国内各大保持连续头版头条刊登这个消息,同时还在时政版面做出连载,详细交代南京政府与德国之间的谈判细节,一时间将吴绍霆的正面形象提升到新的高度。

    再加上之前总统府大门口示威事件,让更多人都认识到吴绍霆是近代中国与众不同的领袖人物,更是中国自强独立的唯一救星。对于这次具有破天荒意义的中德外交案例,甚至连美国《时代》周刊都做了封面报道,身穿大执政官礼服的吴绍霆照片屹立在正中央,透露出年轻气盛、英伟挺拔以及正气凌然的一面。

    自从之后,在许多女子中学里面都开始流行《时代》周刊的封面剪影,无数年轻女孩都将吴绍霆视为偶像。而那些进步青年虽然嫉妒吴绍霆吸引同龄女孩,可对于这位中国救星般的人物也不得不生出崇拜之心。一股史无前例的元首狂热很快席卷了整个中国。

    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亲自前往英国公使馆会见了朱尔典。他要求英国政府一定要阻止青岛主权的移交,否则日本的处境将会显得更加被动,并且还拿出协约国利益来做进一步的威胁。

    朱尔典这段时间一直在默默的关注中德谈判的进展,事实上早就知道德国会用青岛主权来换取中国的支援,尽管这一切都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想,不过自从与吴绍霆谈过之后,同样也让他认识到青岛事实上没有那么重要。

    面对滨口雄幸的请求,朱尔典故意做出了一副惊讶的态度,声称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件事,德国竟然会放弃青岛?在假装了解了详细情况之后,他对滨口雄幸说道:“我承认这是一次重大的疏忽,可问题是中德已经签订的主权交还协议,现在再出面阻止显然无济于事。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德国在青岛还有驻兵,我们就有出兵的借口。”

    同时,他还告诉滨口雄幸,之前英国答应给日本的扶持和外交上的支持绝对不动摇,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中德青岛问题上,而是日本国内内阁到底有没有决心打一仗。

    滨口雄幸得到了朱尔典的承诺,虽然也隐隐约约觉得朱尔典对待中德青岛问题太过轻视,可无论如何只要外交支持和扶助计划不变,那么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就达成了。他虽然是文治派政客,可是同样也有大国列强思想,日本经过几次战争迅速崛起,而中国这个昔日的大国早已不复存在,面对弱国是不需要太多正当理由的。

    他很快将朱尔典的承诺发回国内,并且敦促国内尽快做出决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