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节 (第1/5页)
戴恒生又说道:“请朱将军放心,三天之内吴总裁会亲自发一封电报到朱将军这里,届时一切就能更清楚了。” —————————— 进入三月上旬,天气转暖,对四川各个战线上的士兵来说都是好事。 随着资阳陷落之后,南方联军的气势高涨不少,这个春天对他们来说要更加舒适。 滇军在眉山的混成旅经过短暂的整顿,完成旅长指挥官的交接,庾恩旸荣升代理旅长的第三天,马上就指挥麾下向双流县发动猛烈进攻。至于罗佩金匆匆忙忙忙的赶回梧州,在最后期限的凌晨抵达政府会馆做了交代。参谋总部没有难为罗佩金,但依然削去了罗佩金的所有军职,留在梧州接受半个月的拘禁。 虽然是拘谨,不过罗佩金没有任何受罪,每日照样能够自由外出,唯一受到限制的就是不准离开梧州。 就在执政府参议会第一次正式大会开幕后不久,吴绍霆又召开第三参谋长会议,不过这次会议是一个非正式的短暂会议。他仅仅在会议上宣布,决定成立一所南方联合的军事学院,又南方执政府全资并直辖,旨在“合南方之众力”、培养南方执政府的军事人才。 对于这次会议内容,各省参谋长几乎没有多加考虑,也没有花时间请示本省省府,直接就赞成通过了。对于他们来说,反正是“合力”,又是南方执政府“全资”,对大家都没有实际的影响。 在会议上,吴绍霆将这所军事学员定名为“国防部高级指挥官大学”,首次将海军、陆军和空军三大兵种规范在同一所军事学院之下。在未来一百年之内,这所位于梧州的国防部大学与位于韶关的公立南洋政经大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者与黄埔军校并奠定了中国军事界的名声,而后者则为中国培养了无数杰出的政治人物。 吴绍霆所构想的“国防部高级指挥官大学”与黄埔军校没有直接冲突,虽然黄埔军校是以共进会为政治基础的军校,但其主要培养的是中下级军官。“国防部高级指挥官大学”表面上以执政府政权为政治基础,融合了所有兵种的军学体系,重在培养团级以上的高级指挥官和参谋官。 在入学要求上,严格规定学员必须拥有营部级以上军衔,并在南方联军服役超过三年时间,通过入学考试之后方可进入这所大学。 从黄埔军校第六期开始,绝大多数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都将进入这所大学继续深造。 经过几乎没有任何异议的商定,吴绍霆以军事总裁名义任命蔡锷为国防指挥官大学第一任校长,何福光、唐继尧、林葆怿为副校长,同时还特意写了一封亲笔信发往福建,聘请仍然留在福州海军司令部的杜锡圭为海军教育总长。 国防高级指挥官大学对外简称“国防大学”,纵然南方没有做出申明,可外界舆论仍然层出不穷,有人认为吴绍霆是在针对袁世凯创办的陆军大学,由此还能推测黄埔军校是针对保定军校;有人也认为这是南方为了壮大声势的炒作,重点不在“大学”,而在“国防”上面,用意不言而喻。 对于外界的重重议论,吴绍霆一律置之不理,在参谋长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开始着手执行国防大学的建设。没过几天,原本处于“拘禁”的罗佩金得到了新命令,被委任为国防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调派到筹备处开始从事文职工作。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609章,在重庆 吴绍霆又从黄埔军校抽调了几名教员,其中包括教育总长梁鸿楷和教练总长蔡廷锴,让他们加入筹备委员会负责相关事项。至于黄埔军校那边则安排其他教官临时代理。 唐继尧觉得这件事有利可图。如今他正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长,明白一个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有多大重大的意义,这些军官会在军校中受到思想熏陶,塑造出忠诚不二的精神面貌,对日后扩充势力、深入执政府军政部门甚有便宜。因此在国防大学筹备委员会之中,他也安排了不少自己的亲信进去,除了罗佩金之外,大部分都是云南讲武堂的教官。 除了利用南方的资源之外,吴绍霆还借着与德国签署的盟约,聘请了更多得德国军事人才来到梧州任教,这其中还包括未来德军“总体战”理论创始人鲁登道夫。此时的鲁登道夫刚刚升任德军旅长,在德国军事界仍处于默默无闻的地步。吴绍霆通过安德烈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