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2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7节 (第5/5页)

好确保中德同盟关系的保密,之后援助物资会换乘中国籍商船南下广州。

    不管怎么说,有了德国的贷款和物资援助,吴绍霆在应付四川战事的心态上会更加举重若轻。他在第二天就通知广东财政部拨了一笔五十万的现款,通过广东联合银行汇入第七师团,又额外赠送了两千支最新的汉式步枪、二十挺迫击炮和五门中德军械公司生产的先进大炮,限期一个月之内全部送到贺州。

    至于蔡锷提到需要广东军事人员的事,吴绍霆一律都安排给邓铿这个特别后勤司令负责,尽快从黄埔军校、马尾船政学堂以及各师教导团抽调合适人选。

    除此之外,他正式下令广州参谋总部,启动自己之前构思的另外一项军事扩编行动,在此之前这个行动已经策划许久,就等着德国的贷款和物资到手。他决定在东南卫戍军辖下的广东师、福建师两个师之外,再扩编一个第三宪兵师,同时还在越南秘密修建第四山地师训练基地,将计划中的特殊环境作战部队逐步落实。

    之所以单独成立宪兵师,是为了将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宪兵体制完全独立出来,更好的体现宪兵兵种的特殊职能。一旦宪兵师正式编成,此后所有宪兵司令部、特派处、驻部队办事处等等,全部都归纳在宪兵师师部管辖之下。当然,宪兵师仍然是军队,除了执行军法之外也肩负必要的常规作战。

    吴绍霆旨在将宪兵师打造成一支有狂热信仰并且永远终于自己个人的武装,因此宪兵师辖下的连级单位都会设置政治思想指导员,团部安排政治思想委员会。在挑选和培养军官、士兵时,都会强调忠诚和信仰!

    至于山地师的想法从张盛霆外贸公司成立之初就有草案,如今手头上有充裕的资金和物资,有必要落实这个计划。当然,吴绍霆也是为了有备无患,德国在远东的战略布局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样选择放弃,如果德国要在远东制造大战场,越南做为敌对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肯定会卷入其中。有了这支影子部队,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在越南分一杯羹。

    这两个计划交给留守广州的倪映典负责,何福光、陈炯明一有空闲也会跟进。

    正月初五,绵阳的战事已经持续了六天,川军第二师总算在绵阳西北方向打开了缺口,与城中建立了联防防线。只是刘存厚并没有就此罢休,甚至不觉得他的战略出现失误,反而投入更多的兵力压制川军两个师。战事从这天开始陷入僵持,不过刘存厚和熊克武都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绵阳越不利,以熊克武目前的物资和财力是负担不起高强度消耗战。

    乐山的罗佩金前天刚刚接到命令,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整顿,又等到了广东特勤处送来的成都情报,于今日凌晨五点正式向成都进攻。只是冬季四川的气候不太好,正月里天寒地冻,气温都到了零下,之前还下了好几场雪,道路都结了冰。纵然罗佩金十分渴望第一个打进成都抢地盘,可辎重部队行动缓慢,短短几百里的道路只怕要走上七、八天。

    与此同时,宜宾的黔军第三混成旅也在抓紧时间准备。

    戴勘的部队虽然名义上归属贵州督军统治,不过戴勘本人与刘显世向来不合。在大革命的那段时间,戴勘还曾与刘显世发生争夺利益的正面冲突,无奈戴勘实力薄弱,甚至还不如王文华,连王文华都选择更隐晦的方式来争权,可想而知戴勘的下场是什么。

    第三混成旅之所以被委派为援川,正是刘显世故意变相放逐戴勘的手段。

    对戴勘来说,在贵州省内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反而在四川还能打下半壁江山,因此也只能默认接受了这种放逐。

    这次绵阳发生的战事,戴勘同样看到了机会,成都是一个好地方,单凭罗佩金肯定是吃不下这块肥rou。就算宜宾比乐山距离成都更远,黔军第三混成旅没办法抢占先机,可吃不rou总得喝上一大口rou汤。

    旅部的命令是初四下午就传达了下去,第一团做为先头部队在初五早上出发。第二团和直属独立营尚且还在筹备后勤补给,预计在明后两天才能开动。

    独立营的营区位于金沙江和岷江交叉的郊区,从除夕开始直到今天一直忙个不停,营里的士兵们纵然不奢望新年能有什么好福利,最起码也应该睡几个懒觉。除夕那天绵阳传来战报,一下子让整个宜宾的驻部都紧张了起来,于是连新春佳节唯一的“福利”也被剥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