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1/5页)
之后,吴绍霆又发布了几项简单的命令,定下军事联合会议主席称为“总裁”,其余席位称为“副总裁”。任命梁启超为军事联合会议总秘书,宋教仁为内务部主任;宣布蔡锷为南方军务总参谋部联席参谋总长,是为参谋部最高权限的军官。 唐继尧对吴绍霆越来越有戒备,他看着吴绍霆如此果断的当场发布政令,可见对方早就有当主席的心!他暗中忖道:让你先得意这几天,等执政府成立了倒要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上午的会议解决了军事联合会议的事务,下午马上着手开始执政府的讨论。 有了军事联合会议的框架,执政府的草案很快就拟定出来。会议通过执政府采取元首参议制,确定执政府主席享有军事全权,但府政和民政必须全部交给内阁掌握。主席可以调动大军,但军费款项需要通过内阁审批才可获准。这个制度是进步党在北洋政府地打滚爬多年总结而出,政府不掌握军队,却利用财政从侧面干涉军队。 只是梁启超还没有意识到,这同样反应了资产阶级向强权退让的软弱性,更没有意识到眼下中国的局面只有掌握军权,才能掌握实权。 各省督军自然没有意见,只要不动摇自己手里的兵权,他们都乐得其成。 从这一天开始,吴绍霆越来越忙,一边要参加剩下几天的共商大会,一边还要协调打理军事联合会议。 接下来今天的共商会议着重在制度的细节和职责分配上。整个南方执政府的构架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中央政府,主席的称呼定位“大执政官”,特意加上一个“官”的目的是为了消弱南北分裂的痕迹,体现南方顾全大局,只求抵制不合民意的新法。大执政官下面设三名副主席,分别掌管军需、民政和司法。执政府内阁与副主席同级,三位副主席可以兼顾内阁成员,也可以独立在外。 执政府的民意机构为临时国会,设置一百三十三席位,三分二为前国会遭到削减的议员,另外三分一由各省参议院或者谘议局选举产生。 临时国会持有对大执政官的弹劾权,也有对财政的监督审核以及内阁任命的主要权限。 当众人聚精会神的谋划执政府构架之际,吴绍霆也十分果断的完成军事联合会议的建设以及当务之急南方军务的计划。 吴绍霆与南方军务参谋总部的所有成员召开大会,确定统一南方全省军队的番号,以明确应对北洋政府、增加南方气势的作用。军事联合会成员省的所有武装总称为“执政府联军”,可以保持原有序列番号不变,三十九师还是三十九师,云南第一师还是云南第一师。但之后参谋总部颁布的全新大序列必须严格执行。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573章,师团计划 南方军务参谋总部按照省为单位做出二级序列的增设,将整个“执政府联军”规划为七个师团,每个师团代表一个省的兵力。师团司令部派遣军事联合会官员进驻,负责统计、参谋和联络工作。 第一师团为广东部队,辖下三十七师、三十八师、三十九师和广东第一骑兵师。师团总司令为吴绍霆,总参谋长何福光。 第二师团为广西部队,辖下广西陆军第一军、广西陆军第二军、二十二混成旅和一个附属独立团。总司令陆荣廷,总参谋长李汉章。 第三师团为云南部队,辖下云南第一师、云南第二师、第二十七混成旅以及第二十八步兵旅。总司令唐继尧,总参谋长顾品珍。 第四师团为贵州部队,辖下第二十一师、贵州第一旅、贵州第二旅以及贵州第三混成旅。总司令刘显世,总参谋长王文华。 第五师团为福建部队,辖下福建第一、福建第二以及福建第三师。总司令许崇智,总参谋长张宗耀。 第六师团为四川部队,辖下四川第一师和四川第二师,此外还会由南方军务总参谋部调集资金和装备,预计半个月内编成独立炮兵团。总司令熊克武,总参谋长但懋辛。 第七师团是为综合部队,包括杨希闵的一个暂编师,以及刘震寰在贺州的残部。由于二人的兵力合起来还不足一万人,经过参谋总部短暂商议之后,决定拨出款项将全师团募足一万二千人,组建两个师的番号。总司令为蔡锷,总参谋长为杨希闵。 吴绍霆是故意安排蔡锷指挥第七师团,虽然第七师团看上去是整个联军总最弱的一部,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故意排挤蔡锷。可正是因为第七师团最弱,才更需要一个强力的领导者来坐镇指挥。再者其他师团都有本省根深蒂固的势力,就算把蔡锷安排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