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3/5页)
属中央海军部的吗?杜司令不还是不听我调遣吗?”吴绍霆气势十足的大喝道。 这一番突如其来的爆发,果然把场面镇住了,在场所有人不管是船政学堂的还是吴绍霆的属下,每个人都无法在这些话里找出漏洞。 “吴绍霆,你可知道,要是我跟你共商这次发展大计,那就是跟中央政府一刀两断!你说,你教我如何下这个决定?”沉默了一阵之后,林葆怿艰难的说道。 “林大人要是不接收这次会商,不仅拿不到经费,更是折了林大人你自己的气节,葬送了中国海军的尊严和振兴的机会。你去,你去向大独裁者献媚,去向那狗屁约法低头,甘愿做北洋政府的奴才!若真是这样,我算是错信林大人了,今日也算是白来了。”吴绍霆说完,狠狠的甩了一下袖子,气呼呼的转过身不去看林葆怿。 林葆怿觉得吴绍霆刚才的话十分刺耳,若是放在他年轻之时,肯定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厮打起来。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于袁世凯颁布的新法自己早有耳闻,同样颇有愤慨,可是眼下真要这样的这决定,着实太困难。他是海军出身,与其他海军将领一样背负着甲午国耻,因此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中国海军参加内战,这简直是耻上加耻。一旦选择跟吴绍霆合作,日后难免不会遇到面对内战的压力,自己能肩负的起来吗? “不得不说,你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不过……”他暗叹一口气,无奈的开口说道。 “林大人,你不用急着下定论,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为你自己,也为中国海军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吴绍霆打断了林葆怿的话,十分认真的说道。 林葆怿拧着眉头沉思了起来,或许自己真的需要慎重考虑了。 “既然是课堂时间,在下不敢多叨扰,这就告辞。”吴绍霆再次说道,他说完,没有任何迟疑转身沿着刚才来的道路走了回去。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45章,诚恳挽留 第二天,吴绍霆率先对马尾造船厂做出了正式批示,调任马尾造船厂总办方国明为福建军政府海事总顾问,同时发回一封加急电报到广州,请岑春渲指派一名可靠人选赴闽主持马尾造船厂的整顿工作。不过在这封电报里,他刻意做了些许暗示,如果岑春渲手下没有合适人选,可代为说服张謇公务秘书顾长卫出任。 至于马尾造船厂振兴的资金,吴绍霆做过初步估算,单凭广东军政府和福建军政府的公款资助仅仅只能解一时之急,要想恢复马尾造船厂昔日鼎盛时期的面貌,必然还要进攻市场性改革,吸纳民间资金投入。他知道“马尾造船厂”只是一个名字,事实上这个造船厂是一个大型制造工厂,不仅能生产舰船,还能生产其他军用、民用的机械,甚至历史上中国第一架飞机就是从这里诞生而出。 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马尾造船厂要想生产类似当年“威远”号巡洋舰或者近年的“楚开”号炮舰,除非是拿到国家的订单,否则绝对没有足够的经费制造军舰。北洋政府还倚靠着善后大借款在维持,在陆军上都发展不及,怎么可能还会有心思放在海军上?即便吴绍霆有心壮大中国海军力量,可惜他区区地方政府只能是有心无力。 造不成军舰不代表马尾造船厂失去价值,在完成计划内的市场改革之后,造船厂可以承接民用订单,生产小轿车、火车头、飞机和客运货轮,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增添设备,用来生产大炮或者各种炮弹,甚至引进德国空艇技术也能交给造船厂来负责代产。 虽然这些都远远背离了马尾造船厂的主要作用,但从一个破旧的厂房恢复到首屈一指的大制造厂,中间总需要一个过度的过程。吴绍霆有决心也有信心,一旦自己的经济实力达到足够的水平,他绝不会吝啬,一定会让马尾造船厂制造出新一代的中国战舰。 要想完成马尾造船厂的改革,福建联合银行的成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银行吸纳民间的资金投入马尾造船厂是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 在主持福建联合银行的人选上,吴绍霆心里早有打算,岑春渲的世侄、前不久才刚刚由广西投奔广东的于承欢是时候派上用场了。于承欢已经在广东联合银行任职有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把广东联合银行的内部账目管理的有条不紊,极大的提高了银行办事效率。 他准备在自己返回广州时,亲自向于承欢交代这件事。 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