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节 (第3/5页)
政党,熊希龄还没有辞职,张謇仍然是财政部部长,而国民共进会则是饱受关注的新生党派,幕后是南方第一大实力派广东军政府。若两党合二为一,哪怕不用刻意去营造舆论,很快就会成为今年中国最热门的话题。 不可否认,这件事带来的声势足以对北洋政府带来强大的压力,最起码能再次消弱中央国府的权威地位,为南北对立谋取新的筹码。 可如果这真是那么容易就能办成的事,单凭袁世凯的老jian巨猾怎么可能不有所提防? 换言之,袁世凯既然敢公开打压进步党势力,自然是料定进步党与国民共进会不会走到一块。而吴绍霆对此也深有怀疑。进步党本来就是一个联合而成的政党,派系内部错综复杂,小团体多如牛毛,就连身为进步党副总理之一的黎元洪整日还跟袁世凯眉来眼去。 这次新法之所以能走完所有程序定案下来,也正是因为进步党内部一盘散沙,不少人选择趋炎附势的屈服于袁世凯。再者,进步党的旧官僚资产阶级都是一群掌权的野心人,一旦让他们融入国民共进会,只怕会诱发国民共进会内部的矛盾重重。 “卓如先生,你这个提议确实很有分量,不过两党联合是一件大事,绝不能草率而行。这样吧,你给我一段时间考虑一下,这段时间卓如先生就留在广州小住,一旦有下文我会立刻通知卓如先生。”吴绍霆为自己留了一些余地,不疾不徐的说道。 “我明白。还请吴将军悉心斟酌,这可不仅关乎你我两党的利益,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大义所在。无论如何,眼下只能仰仗吴将军了。”梁启超由衷的说道。 送走梁启超之后,岑春渲返回督军办公室。 这时吴绍霆已经请来宋教仁和陈炯明,三人已经开始讨论了。 岑春渲站在一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很有耐心的听着其他人的讨论。在没有听到梁启超说出两党合并建议之前,他对这件事的立场很清楚,广东军政府和国民共进会完全没必要跟进步党搅和在一起。可现在情况不同,两党联合有风险也有利益,关键就在于如何权衡和掌控其中的利弊。 宋教仁一心放在国家的利益上,认为应该拉拢更多的势力对付袁世凯,拯救共和国和民主大义。他一辈子的奋斗目的都是如此,为了这个目的也付出了千千万万的心血,哪怕再多艰难险阻都愿意坚持下去。 不过陈炯明的担忧与吴绍霆一样,国民共进会是他亲自前往美国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建立出来的组织,即便在自己心里仍有国家民族的高度,可国民共进会的利益更显得迫切。 吴绍霆挥了挥手,示意三人先坐下来。 “眼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条不同的路,不与进步党合作,则一切按部就班遵从原来的计划,先稳定南方的局势,挫败袁世凯利用新法打压我们的阴谋。这条路最为妥当,进可攻退可守,只要稳住我们广东的势头就算扳回了局面,若有机会还能更北洋政府造成更多的压力。而与进步党合作这条路,到时候声势起来了,动作也必须跟着起来,这可是要彻底向北洋派发起挑战,把原本局部的矛盾扩大到整个国家的矛盾。” 吴绍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正是把问题具象化,让在场的三人能更容易明白个中的利害关系。正如他所说话,不与进步党合作,广东军政府自成一体的行动,承担的风险和压力自然要小很多;与进步党合作,虽然cao作起来更复杂更有压力,但相对而言从中获得利益也更丰盛,甚至还有机会一举颠覆北洋派的中央政府。 “震之,这早已经不是局部矛盾这么简单了,袁世凯现在不仅是窃国,更是要改制变国。我辈革命流血牺牲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救国吗?既然这次有机会给袁世凯当头一棒,我们应该当仁不让才是。”宋教仁恳切的说道。 “渔父,可是你也要考虑我们广东省的实力,如果真的把袁世凯逼急了,难保不会再次爆发战争,且先不说我们缺乏准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以我们广东目前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对付北洋派!倒头来不仅救了国,还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陈炯明表情十分严肃,语气强调的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现在来看各省督军看上去不可靠,可一旦声势起来了,他们未必不会跟着势头走。他们不是不愿意对付袁世凯,一则需要一个声音,二则也需要一个领袖,毕竟打倒袁世凯对他们来说同样是有极大的利益。两党联合就是声音,我们广东奋为前驱就是领袖,只要拉拢各省督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