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节 (第4/4页)
若二人不肯去,那大总统的话岂不是一文不值了吗?”他故意用这番话来向朱文祖讨价还价,袁世凯无非是想利用自己来剪掉广东的羽翼,可什么都不付出而坐享其成,这话就说不过去了。 当年粤桂战争,北洋政府说好了会派兵协助,结果战争结束之后北洋军才姗姗来迟。这件事已经让他这个广西督军吃了大亏,没道理还要再重蹈覆辙。 朱文祖好整以暇的说道:“陆大帅放心,若刘震寰和刘谷香不肯北上,那就是公然违抗《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也是蔑视国府威严的叛逆。到时候大总统必然力挺陆大帅捍卫《约法》,十五天之内资助陆大帅一百万的讨逆经费,另外湖南方面也会积极配合响应。” 陆荣廷蔑然一笑,说道:“讨逆费是要得的,至于湖南方面的积极配合……哼哼,我怕也不过如此罢了。” 朱文祖马上严肃起来,信誓旦旦的说道:“陆大帅,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大总统在我临行之前已然做出承诺,这次是下定千般万般的决心,一定要整治好这项国务,新《约法》的推行在南方就从广西伊始。” 听到这里,陆荣廷总算多了几分信心,他知道袁世凯不是蠢人,如果让吴绍霆的广东势力就这么壮大了起来,到头来大家都不会好过。 “大总统有这等决心,荣廷必然敢效死力。”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6章,力量加盟 时隔半个月,吴绍霆总算收到了宋教仁的回复。 并不是宋教仁故意拖延,他看得出来吴绍霆的用心,一旦自己选择接受陆航学校院长的之职,也就意味着放弃自己之前的计划,完全加入吴绍霆的集团。他与于右任反反复复讨论了许久,甚至还向远在杭州的黄兴征求了意见,这才延误到今天拿出定论。 在广东都督府南厅的办公室里,宋教仁与于右任略等了几分钟,吴绍霆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整个中午他都在广东兵工厂观看张志诚焊接福特轿车,到现在连午饭都没有吃,匆匆赶回来之后直接来见宋教仁。 进门之后,吴绍霆把自己的外套丢在了椅子上,一边解开领口,一边向宋教仁和于右任打招呼:“渔父,于先生,你们可算是来找我了,我一直不敢派人去催问,知道你们肯定还在商议。来来来,都坐吧,自己人不用这么见外。” 他说完,抓起书桌上茶缸一饮而尽,又吩咐门口的侍从去准备茶水。 宋教仁看着吴绍霆风尘仆仆的样子,微笑的说道:“震之,你果然是大忙人呀。” 吴绍霆不置可否的笑道:“我最怕无事可做,不管怎么样,多做实事总是没错的。” 于右任点了点头,赞叹道:“震之果然有务实精神呐!” 吴绍霆呵呵的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直接询问宋教仁的来意。 这时,宋教仁调整了一下子语气,缓缓的开口说道:“震之,上个月真是有劳你派下聘书,我们阔别许久,没想到重逢之后依然能够获得信任,真是感激不尽。” 吴绍霆罢了罢手,轻松的笑道:“渔父千万别这么说,你若能答应我的聘请,我反倒还要谢谢你呢。我们广东军政府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规模发展,改善和改进省内各个行业的情况。虽然或许这只是区区一省闭门造车的事,可正如我刚才所说,不管怎么样,多做实事总是没错的。喏,大规模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人手,所以我很希望渔父兄和于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宋教仁叹了一口气,有些沉重的说道:“说来,我和右任来广州已经有些时日,所有的衣食住行全部仰赖震之你的资助,可到头来我们什么事都没做,真正成了吃白食的人。震之你能信任我们,让我们为广东出一份力,当真是解了我们心中的尴尬。可是……” 说到这里,他一时又有了犹豫。 吴绍霆听出宋教仁的意图,看来宋教仁和于右任并非不愿意留在广东效力,当即他立刻追问道:“渔父兄,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你若真的把我当外人,我可是会生气的。” 宋教仁与于右任对视了一眼,他接着把话说了下去:“震之,我和右任的思想或许与广东军政府的许多人不同,相信震之你是了解我的,不管何时何地,我一直都将革命救中国放在第一位。如果我们答应震之留在广东出力,到时候只怕会引起许多误会和冲突,到头来又要让震之你为难。” 吴绍霆明白宋教仁的意思,他对这方面也有过顾虑,不过既然自己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必然是做足了思想准备。在广东发展的大方针上,他是不允许有任何违背自己意愿的差池,但是在一些细微的政治思想上,还是有退让的余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