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节 (第2/5页)
明天就回去坐镇,把姿态给我摆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绝不能在这个时候漏出空子,让外面的人有机可图。”吴绍霆再次说道,因为两次说话隔得太紧,气虚跟不上,刚说话便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原本说话已经很痛苦,而这咳嗽时更痛苦,就好像有一把刀子从胸腔往上捅,腥甜的味道涌进了口腔。 “吴督军,你赶紧少说两句,这些事我们都懂,我们都懂。”何福光连忙说道。 “医生说你现在不能喝水,尽量留一份元气吧。剩下的事你放心,我们一定都办妥。”岑春渲也哎声叹息的说道。 这时,邓铿又回了来,不过王云和倪映典并没有来。 吴绍霆没有力气再说话,只好用询问的眼神盯着邓铿。 邓铿走近一步,尽量让自己脸色显得平静,说道:“大人,王主任的人正在东莞,我已经发电报叫他回来了。倪司令现在海军基地组织封锁海湾,排查船只,大概要两个小时的路程返回。您看……不如等明天再见吧。” 吴绍霆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现在着实的太虚弱,就算王长龄和倪映典他们来了,只怕自己也没有多余的力气再说话。他缓缓的点了点头,表示就按照邓铿的意思去办,随后沉沉的闭上了双眼,分布清楚究竟是睡觉还是又昏迷过去了。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53章,北洋的反应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爆炸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瞩目。这次事件比起北京遇刺案更让人难忘,过往的政治谋杀都能很快“查明”凶手是谁,可是广东督军吴绍霆遭到两次袭击之后,无论是官方还是小道消息都没有笼统的说法。就算北京遇刺案抓到了上海青帮的凶徒,让人们大致上以为与上海同盟会有关系,然而革命党方面照样能找到漏洞反诘这一猜测。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的期盼着“证据”的出现,看看这连续两次针对吴绍霆的谋杀幕后究竟是什么人。 广州爆炸案给北方同样带来的一定影响,虽然没有北京刺杀案那么显著,可毕竟是一桩重大的政治和外交事件。新华门总统府怀仁堂后院大书殿,袁世凯在今天特意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对这次发生在广州的惨案商讨对策。 前清时留下来的大书桌后面,袁世凯正在背着身子,看上去似乎是在看书架上的书籍。 大殿中央,段祺瑞、杨士琦、张一鏖、陆宗舆以及黎元洪等人早已到齐。 这时,袁世凯没有回过身,有一种十分疑惑的口吻发问了道:“到底是什么人,非要鬼迷心窍的去动吴绍霆呢?这姓吴的现在是烫手的山芋,一边是香喷喷的,一边又是要人老命的。难道就不能消停消停,等我们把蒙古收拾了再闹?” 他似乎是自言自语,而这番话越说到最后反而越有一种滑稽的味道。 大殿上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先用眼神交流了一阵,最后发现眼神表达的意思不充分,又改为窃窃私议。 过了一会儿,段祺瑞走上前一步,说道:“大总统,我认为,不管是什么人要对付吴绍霆,这件事摆明了与我们毫无关系。这个月月底大选就要正式开始了,我听说浙江方面又有动作,虽然只是一些宵小之徒,可赶不走苍蝇也讨人嫌呀。如今大总统还是赶紧把蒙古的事办妥,让军队先到陕西、甘肃、察哈尔就位,声势起来了,一切都好办。之后的大选也就顺理成章,省得还有不必要的麻烦。” 做为北洋军事一派的人物,段祺瑞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袁世凯能去掉临时大总统的前缀,虽然这只是一个形式,可极大的关系到北洋内部的利益。很多人还指望着沾上堂堂正正的名号,不能载入史册无所谓,起码是一份现世光荣的事。 黎元洪也走上前来,诚恳的说道:“段部长的话言之甚切,南方爱怎么闹就让他们闹去,闹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对咱们未尝不是有利。大总统何必cao这份心呢?” 杨士琦本来也打算劝大总统不要理会这档子事,最多发表一下公开言论,聊表关心即可,然后再也出兵外蒙无暇南顾为借口,坐山观虎斗。可是偏偏让段祺瑞捷足先登了一步,他可不想像黎元洪那样当跟屁虫,简直是恶心。 袁世凯虽然没有露过正面,可是他仔细听着属下们的话,心中不禁有些冷笑。这些人跟了他没有上十年也有三年五载,真正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