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第3/6页)
可是都督,老百姓为广东战争付出了很多,这个时候可不能不管呀。”岑春渲认真的提醒道,“粤北五县没交回来之前,咱们有心无力,现在粤北五县已经回来了,总不能有力无心吧?” “有力无心?”吴绍霆喃喃自语的说道,他脑海里已经浮现了一次大举动的框架,“嗯,云公你说的很对,这件事不能不管。既然要管,咱们一定要拿出真正的魄力和手段,好好大干一场,尽快让广东全省从硝烟中恢复出来。” “都督您有什么计划?”岑春渲眼前一亮,知道吴绍霆肯定有想法了。 “古来今往,蓄养军队都是国家头等大事。兵士保家卫国、坚守岗位,自有自的天职,但他们同样是有血有rou的人,要吃饭要休息要顾家。很多时候咱们把兵士看得太刻板,认为他们履行自己的天职,每年领应得的俸禄,这是天经地义。可是军队不是工厂的工人也不是大公司里的职员,他们不能有拿工资过日子的想法,否则这个国家就彻底失去了保障。”吴绍霆言辞振振的说道。 “都督所言极是,国家军人正是这个道理。”岑春渲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暂且还没弄明白吴绍霆到底想说什么。 “军饷我照发,但身为政府的军队,必须懂得为政府承担压力。战时,他们承担的是战场上的流血牺牲和奋勇拼搏,非战时,他们承担的是保境安民和固卫警戒。绝不能因为没有战事而变得碌碌无为。何为保境安民?保境是治理安防,安民是护理民生。士兵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是公家资产,每个月还要领一份军饷,付出是要有回报的,政府养他们正是为了用他们。所以,我打算在省内掀起一场大运动,军队要自力更生,为百姓和政府排忧解难。” “都督,难道您打算……”岑春渲在听到“大运动”和“自力更生”两个词之后,心头立刻联想到了一些线索。 “我决定由都督府直接领导,三个师师部负责落实执行,全军开展垦荒屯田的大运动,各师各团各营就在本地防区划分土地,哪里最荒就垦哪里,哪里条件最差就屯哪里。此外战后重建的工作,各县各镇人力不足,直接由最近的司令部调派预备役和驻军协助。我要让全省乃至全国人民都知道,咱们粤军骨子里是真正的军人,心系国家与百姓,绝不是坐吃山空、占山为王的兵痞。”吴绍霆气势浑厚的说道,拿出了一副一定要干到底的决心态度来。 岑春渲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自打进入民国之后,军屯的做法已经渐渐让各省军阀们遗忘了,有兵有枪就可以轻松的捞到金子银子,谁还去费人费时间的去做军屯呢?此时此刻,他看到吴绍霆一副雄心壮志的姿态,知道这件事是一定会办下去,心中禁不住的有几分感慨,或许放眼国内各省,也只有广东有这个魄力开展全军的垦荒军屯了。 当然,广东军队目前是有这个条件的,这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30章,全省振兴 从广州首义到黄埔军校成立,再到两次大型战争,每一个粤军士兵经过这些洗礼和沉淀,已经再也不是以前混吃等死的土兵了。正如吴绍霆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现在征召士兵都是有条件限制的,根本不像其他省的军阀需要补充兵员时还得去强拉壮丁。一个是良性循环,士兵的素质越来越好,民间的气氛越来越安稳;另外一个则是恶性循环,壮丁的只是一个空壳子,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为了吃饱饭可以胡作非为、践踏民生。而受到欺负的人民失去土地失去粮食,只好又沦为被拉的壮丁,跟着继续去欺负其他人。 “都督这个主意好,十分之好。咱们军队不扰民反能助民,军民团结,我广东足以形成万年的磐基。粗略的估算,若全军上下积极投入军屯运动,两年可自给自足,三年或可盈余,五年则大成气候,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岑春渲赞叹不已的说道。 “就是这样,云公,这件事还请您老人家亲自捉刀,一定要办的风风火火、有模有样。这一举若是顺利达成,我广东军队的素质必然会有一个新境界的提升,老百姓们也会感恩戴德,从此军民一家亲,万事皆可事半功倍。”吴绍霆做出指示的说道。 虽然开展军屯是他临时想出来的计划,不过他相信就算今天没想到,日后也会想到。毕竟扩建编制之后,广东军队的数量翻了两倍,哪怕海军经费转移到陆军开支上,过不了多久广东财政也会显露疲态。他一直认为军队吃公家、穿公家、用公家,自然应该为公家排忧解难,而不是单纯的在战时起到冲锋陷阵的作用。 军屯运动一旦开展,军队可以拿出身先士卒的表率,前往那些荒芜的地方进行开垦,不仅不扰乱现有土地的秩序,还能发扬吃苦耐劳的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