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节 (第1/5页)
外蒙古的叛乱对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而结束广东战争的第一步,就是合理的利用这次叛乱事件。 “这……我不太明白……”邓铿百思不得其解。 “你会明白的。让侍从室准备一下,明天早上我要在新闻部会会。”吴绍霆不疾不徐的吩咐道。 “知道了。”邓铿点了点头,他没有多问什么,也没有急着离开。 吴绍霆想起了下午跟岑春渲见面结束之后,邓铿有话要对自己说,于是他问了道:“士元,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邓铿表情很犹豫,似乎是在寻找合适的措辞,默然一会儿之后方才开口说道:“都督,岑大人计划成立的涉外贸易公司,单从计划书来看只是一家普通的外贸公司,可是从岑大人的介绍来看,岑大人真的是要凭借外贸公司实行殖民掠夺的意图呀。” 吴绍霆笑问道:“你也知道东印度公司?” 邓铿点了点头,说道:“我以前在陆政学堂读书时读过这方面的书籍。英国、法国、瑞典、荷兰都曾经成立过进行殖民掠夺的东印度公司,而他们失败诸多因素当中有一项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残酷的殖民侵略引起被殖民国家的激烈反抗,并且公司的势力影响到本国政府的决策。如果岑大人真打算步后尘,这可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吴绍霆平静的说道:“士元,你有这份担心表示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这一点很好。不过你也看到了,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别说开一家殖民掠夺的外贸公司,就算是正规合法的外贸公司未必都能顺利。越南现在是法国人的地盘,若我们触碰到法国人的利益,后果是什么你应该清楚。” 邓铿沉思了片刻,认同道:“我明白都督的意思。” 吴绍霆说道:“岑大人在南方活跃了很久,他不可能看不出这份利害关系。成立一家综合性外贸公司,就目前而言是十分有利的。至于日后会不会发展成东印度公司那样的规模,我敢说三五年之内是没有希望。这件事就先放手让岑老大人去办好了。” 邓铿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的意思是岑大人的心思……似乎有问题。” 吴绍霆听得邓铿的提醒,脸色渐渐变了起来。今天下午他在听岑春渲介绍外贸公司计划时,同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岑春渲在清朝末年号称“三屠”之“官屠”,专门弹劾贪官污吏,据说最高记录一个月之内写了四十七份奏折,甚至敢把矛头直指大贪污头目庆亲王奕劻。 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反腐倡廉的楷模,经过官场挫折,在上海蛰伏了数年之后,竟然变得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东印度公司在历史上犯下的滔滔罪行,可谓是人神共愤、罄竹难书。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覆灭,还有一个重大原因那就是内部贪污腐败严重。 岑春渲想到进行殖民掠夺的商贸拓展,这着实让人感到惊讶。或许“人始终会变”是一种解释,不管怎么说岑春渲始终以中国的利益为出发点,本质上还是爱国的思想。 吴绍霆之所以没有当着岑春渲的面点破这个问题,真实的原因是他自己也受到了诱惑。中国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侵略,这种痛苦让人难以平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不是什么大圣人、哲学家,没必要信奉这句话。若真能建立一套新的殖民体系,为自己带来充足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他很希望岑春渲能够深入研究各国东印度公司垮台的原因,建立一套更先进、更适用的殖民体系,达成向外拓展的意愿。 “士元,岑大人有他的想法,无论如何他这么做也是为我们好。我们就不要多余的去度测他老人家的心思。你先去安排我交代的事吧。”吴绍霆勉强的应付了道。 “唉,好吧!”邓铿点了点头。 卷三:南北对决 第333章,本性之举 岑春渲的到来,对广东军政府来说真是枯树逢甘露,前面十几天的沉默并非碌碌无为,而是一种默然的积蓄,在一月下旬全部爆发了出来。 自建议成立张盛霆越南涉外贸易公司之后,岑春渲又连续做出一番整顿,手段可用“大刀阔斧”来形容。他更改了军政府公务制度,精兵简政,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又利用个人名声,拉拢外省和侨胞的资本刺激两广经济,在粤北战事正激烈时,竟然在南方营造出新一轮的工商农崛起。 历史上将岑春渲的这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