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4/5页)
没错,这事可不能乱来。” 孙继直只好无奈的叹息,说道:“那好吧。你们马上就要出发,我现在就去协调城内物资补给,优先拨给你们使用。” 天亮之后,第八团和教导二团陆续开拔出城,向始兴县去了。 孙继直继续忙碌着乐昌县善后,一边安顿民生,一边拘押俘虏。广州都督府新闻部也派人到乐昌县来搜集素材,将乐昌县人民英勇反抗南征军,配合革命粤军的事迹着重记录,甚至还添油加醋的宣传南征军屠杀乐昌人民的惨案,既鼓舞民心又激怒民心。 许海英第九团也遵照师部的命令撤退,不再纠缠萧耀南。 萧耀南听闻乐昌沦陷之后,仰天长叹一声:“天不助我,天不助我,纵然我只想保留几分体面都不可以,可恨,可恨啊!” 他知道乐昌县的失败,意味着征南军在粤北失去了最后的据点。他虽然可以坚持发兵继续进攻乐昌县,试图把乐昌县夺回来,可这么做的胜算有多少,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粤军第九团在身后虎视眈眈,他若进攻乐昌县,第九团能有很多方法牵制自己,可以袭击老坪石镇围魏救赵,又或者直接攻击自己的后方,与乐昌县前后夹击。 如今第九团故意撤退,意味着粤军是要放一条生路,粤军真要赶尽杀绝的话,萧耀南相信自己绝不可能全身而退。 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萧耀南果断选择撤军,退回老坪石镇,坐观江西军的粉墨登场。 卷三:南北对决 第313章,英国人的阴谋 湖南南征军的战败,或多或少给北京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曹锟从湖北一路南下,在湖南是风生水起甚为顺利,而在进攻广东的前十天境况也十分良好。哪里知道江西军刚刚南下,南征军竟然连续作战失利,转眼间兵败如斯。 北京新华门总统府,怀仁堂国政办公厅今天来了一位非正式的客人。 半个小时前,袁世凯经过一番左思右想之后,最终决定以非正式的礼节接待这位客人。此人正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 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an,1852―1925),英国外交家,生于爱尔兰,为农家子弟,就读於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皇后学院,拥有文学硕士学位。清光绪二年(1876)来华,先在北京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曾于各口岸学习领事业务,对中国官场相当了解。1888年升为北京公使馆馆员,1891年成为中文书记长。1896年出任汉城总领事,1898年升为驻华代理公使,1901年成为办理公使,1906年成为驻华特命全权公使。1920年退休之後,曾出席华盛顿会议。 不可否认朱尔典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甚至还会两种汉语方言。前清还在的那会儿,他出入各种场合经常穿着汉服,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相融其甚,他才重新穿上英格兰绅士的高领礼服。 国政办公厅的小会堂里,袁世凯甚至连自己的心腹大臣都屏退出,只单独与朱尔典会面于此。虽然是小会堂,可是五十多人坐席的会场面积,对于两个人来说仍然显得十足空旷。 “不可否认,大总统阁下您的计划受到了影响,迄今为止,我们五国使团还不能明确对整个善后大局的波动有多深。”朱尔典在征得袁世凯允许之后,从精致的金属烟盒里抽出了一支卷烟,优雅的点燃上,美美的吸了一口气。 “我认为你应该看看最新的报道,”袁世凯挪了一下自己发福的身躯,一身硬梆梆的大总统礼服让他坐着的时候很不舒适,他语气带着威严和不耐烦,骨子里最讨厌这些洋人一有风吹草动就鸡飞狗跳,“江西已经出兵了,仅仅两天就轻而易举挫败了广东最精锐的第一师。说起来这个精锐一词,也不过是他们广东人自己冠名罢了,在我北洋劲旅面前,他们不足一提,就像湖南、江西和江苏一样。” “都到今天这份儿上了,我自然很愿意相信大总统阁下的话,这是没得说的。”朱尔典拿出了他的京片子拖长了儿化音说道,“不过今天敝人来拜见大总统阁下,重要的还是向大总统阁下阐述我们西方使节对广东问题的最新看法。” “哦,是吗?我还以为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