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1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3/5页)

黄埔同学的感情。”

    “很好很好!”

    “我同意,不妨就由何敬之、老唐还有憬然兄你们三人负责组建总务处好了!”

    “对,咱们这次同学会就是你们三人号召,领导同学会当仁不让。”

    “大家好意心领了,”蒋光鼐呵呵笑了笑说道,“我想,有空我们还是通过选举来决定总务处名单最好。”

    何应钦和蒋光鼐讲话结束之后,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同学会的章程,甚至还决定给同学会取一个更好听的名称。正好江景别墅被称军官俱乐部,“俱乐部”这个词又是新潮时髦的词汇,经陈铭枢提议,大家一致认同将同学会定名为“黄埔军官俱乐部”。懂得英文的商震还把这个名称译成英文“oa officer club”。

    这群满腔热血的青年军官,本着美好出发点成立了这个军官组织。可是今天的他们几乎没有人预料到,短短数年之后,黄埔军官俱乐部已经不再是秉承“缅怀先烈、提纯黄埔精神”的校友组织,而是发展成中华民国成员最多、影响最深、历史最久的军事利益党派。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西方报纸上也频繁出现“oa officer club”简化为“woc”的政治报道,伴随着woc的报道通常与一战、二战紧密联系在一起。

    ——————————

    邓铿走进都督办公室时,吴绍霆正在盯着一份全是德文的信函阅读。他知道这份信函来自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总经理钱德勒,因为昨天下午这封信正是由自己亲手转呈。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开业已有大半年了,自从公司旗下的全德式机械钢铁厂架设完毕之后,军械公司正式投入自动步枪的改进研发和生产。

    对于吴绍霆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只可惜因为粤桂战争的影响,金属原材料供应时断时续,导致军械公司研发出来的七个试验型号的自动步枪,仅仅只进行了三个型号的试验。不用多想,这三个型号的试验皆不成功,各有不同的缺憾,无法投入量产。

    昨天钱德勒送来的信是告知吴绍霆,军械公司继续开始自动步枪的试验,同时军械公司和广东兵工厂联合开发了一种新的小型榴弹炮,口径六十五毫米,重量仅仅只有四十公斤,采用前装式压力射击。

    钱德勒在信中还冠冕堂皇的解释,之所以在自动步枪还未顺利研发之前开发另外的军械装备,主要是军械公司营业至今还处于无产品亏损状态,有必要生产一批新式军火维持收支。

    “这还是新式军火,不就是迫击炮吗?洋鬼子忽悠人呢。”吴绍霆喃喃的念叨着。

    迫击炮早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时就出现了,不过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后来一战时期各国陷入堑壕战的困顿,迫击炮才再次进入发展时期。中德军械公司研发所谓的便携式小型榴弹炮,其实就是迫击炮穿了一件马甲。钱德勒特意写来一封信,是希望粤军能成为这种“新式火炮”的客户,缓解中德军械公司的财政压力。

    经过粤桂战争之后,吴绍霆意识到堑壕战在未来中国战场上的广泛运用,有必要提前储备一些迫击炮了。他在放下信函的同时,也想到为这个迫击炮命名,索性就定为“民国一一年式六十五毫米迫击炮”。

    “士元,回头给老钱打一个电话,我要订购五百挺他的新式榴弹炮,记得让他把炮弹给我严格生产,出了什么纰漏我让他卷铺盖滚回欧洲去。”吴绍霆慢条斯理的吩咐了道。

    “我记得了,”邓铿点了点头,随后有说道,“都督,李文范刚才来了电话,他说黄埔的学生私下搞了一个小组织,叫什么黄埔军官俱乐部。他问要不要制止。”

    “黄埔军官俱乐部?”吴绍霆抬眼看着邓铿,脸色有几分疑惑,随后又释然开来。“哦,我知道了,随他们去吧,这是学生们的自由,用不着干涉。李文范也算是有心了。”

    “李文范似乎想从军校调出来。”邓铿试探的说道。

    吴绍霆不冷不热的笑了笑,叹声说道:“李文范不甘寂寞呀。龙济光的二十三镇没了之后,就数他最不服气。都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他该识时务了。黄埔军校可是一个宝,把他放在那里太久我也不放心。找个适合的机会把他调出来,让倪映典去军校。”

    他停顿了一会儿,旋儿又问道:“福建那边有消息吗?”

    邓铿回答道:“三天前马锦春发来电报,他已经跟许崇智见上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