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2/4页)
。 其实韦汝骢此番南下作战的目的已经达到,成功吸引了梧州后续兵力到北线来。莫荣新现在摆出这个架势显然也是不想打。与其两个战场同时决胜负,还不如省一省心,把决战的任务推给封开县战场好了。 从十五日到十七日,韦汝骢一直在召开团部军事会议,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分析眼前的战局,以及推测整个两广的大局面。可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去想,一团和教导团跟莫荣新打这一场硬仗都是不划算的。 韦汝骢的战略任务已经达到,莫荣新的战略任务也已经完成,这个时候再打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真要硬碰硬,等到北洋军南下时,粤军主力消耗太大,吃亏的肯定还是自己。 然而,如果不是一道从南宁突然发来的情报,或许韦汝骢真的会选择保持现状跟莫荣新对峙。都督府特勤处南宁情报站刚刚组建的第一天,十分幸运的搜集这份情报,这份情报对整个粤桂战争的局面影响极大。 十七日晚上,陆荣廷在南宁都督官邸大发了一通脾气。今天下午他接到了一份来自梧州的电报,详细汇报了跟广东开战以来的作战细节,桂军虽然攻占了广东境内的封开县,可是十天不到的时间里竟然损失了将近八百人的兵力,各种战耗物资超过五十万。 这份电报是原第三混成协协统林俊廷留在梧州的心腹发来的,在这份电报送达之前,陆裕光故意限制了梧州发往南宁的所有电报。前段时间作战的汇报,陆裕光几乎全部是报喜不报忧,甚至还添油加醋、谎报战况。 陆荣廷一直很信任也很器重自己的这个义子,再加上调任陆裕光坐镇梧州之前,他在南宁跟李汉章制订了一套详细的战略布局细节,只要陆裕光遵照这套方案执行即可,根本不存在任何担忧的地方。因此这八、九天时间里,他一直以为陆裕光送来的战况汇报是真实的,没有深入辨析。 哪里知道陆裕光胆子竟然这么大!今天的这份电报如同当头一棒,打的他差点吐血出来。 “老子想要跟吴绍霆硬碰硬的话,还他妈的等到今天吗?在贺州老子就跟粤军拼上了。说了多少遍,走之前我说了多少遍?咱们的战略是拖住粤军,不是两广打得两败俱伤。要打也是北洋军跟吴绍霆打,坐收渔翁之利的人是老子,是老子!”陆荣廷话语配合着手势,情绪十分激动,发福的脸上早已经填满了怒色。 陈树勋、李汉章以及一众军官站在面前,所有人脸色都不好看。倒不是因为都督大发脾气,而是陆裕光在前线闯出了这么大的祸,颠覆整个军政府参谋部制订的计划。这可是威胁到大局利益的事。 喘了一阵粗气,陆荣廷紧接着又大骂了起来:“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该把老林调回来。老林留在梧州肯定能看得住这孽障!现在可好,难怪曹锟在湖南一直磨磨蹭蹭不肯南下,姓曹的就是在看我们的好戏!” 陈树勋叹了一口气,沉着声音说道:“都督,现在说这些都没用。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想出解决之策,不能再让前线的损失加剧下去。陆少帅主动反守为攻,放弃了梧州的防守优势,突入粤境作战,这几乎完全是背着计划而行呀。” 他故意隐藏了自己的怒意,毕竟陆裕光是陆荣廷的义子,有些话还是要留有余地。 卷三:南北对决 第276章,壮士断腕 陆荣廷气呼呼的碎念着,心里越想越是无法平静,本来是要吸引粤军到广西境内作战,利用地主优势消耗粤军。现在真是他妈的有意思,桂军跟粤军完全调转了角色,竟然是桂军跑到广东去打攻坚战,让粤军坐享地主优势来消耗自己的力量! “陈副官,李参谋长,你们两个留下,其他人先退吧。”陆荣廷发完了脾气,思维渐渐沉淀下来,十分果断的命令了道。 众人多多少少知道陆荣廷是不想张扬自己的家丑,于是大家识趣的退下了。 陈树勋和李汉章留了下来,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不急着开口说话。 陆荣廷走到最近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眉宇之间凝成一个明显的“川”字。他沉默了一阵,用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你们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陈树勋上前一步,说道:“都督,正如我刚才说的,现在最重要的是避免前线损失加剧。我看,不妨将少帅调回来,让林大人再回梧州吧。” 陆荣廷看了一眼李汉章,想要听听自己军师的意见。 李汉章好整以暇的弹了弹自己的衣领,用他与生俱来独特的演讲者嗓音说道:“属下与陈副官的想法有些出入。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就算把陆少帅撤回来,只怕反而会让梧州的局势更糟糕。” 陈树勋和陆荣廷齐齐有些诧异。陆荣廷问道:“此话何解?” 李汉章露出了一个细微的笑容,说道:“原因有三。其一,临阵频繁换将,军心必有不稳;其二,调回陆少帅,势必也要调回第二军标级以上将领,因为林老将军未必能驾驭这些人;其三,眼下若是再次调整战略,改攻为守,不仅战局紊乱不堪,粤军还会有机可趁,到时候只怕损失会更惨重。” 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