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3/5页)
在,安徽和山东都只是一个门户。笑罢了之后,他说道:“是呀,其他省或多或少我都有对付他们的办法。唯独西南四省鞭长莫及呀。华甫你有什么建议吗?” 冯国璋从容的说道:“鞭长莫及未必是坏事,正如当年曹cao之击袁氏兄弟,打则团结一致,不打则内斗而亡。只是让人忧心的就是党人会从中作梗。另外,尤其是眼下西南四省羽翼未丰之际,我们更应该施以手段制衡。” 袁世凯“嗯”了一声,微笑道:“华甫你说的很好。” 随后又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问道:“说到西南四省,华甫,你说哪个省最麻烦呢?” 冯国璋不假思索,一口答道:“广东。” 袁世凯脸色渐渐阴冷了起来,微微吁出一口气,说道:“听说广东都督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冯国璋点头答道:“他就是吴绍霆,广州首义的新军军官。以前我与他有过接触。本来他是吴长纯老将军的后人,或多或少都是我们北洋的血亲。只可惜这年轻人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厉害,跟革命党人来往甚密。” 袁世凯眯起了眼睛,嘴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叨念着吴绍霆的名字。 冯国璋为了应证自己的观念,又补充了道:“这年轻人不得不防。从元月起义到现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编了三个师。就连南京黄兴的部队,名义上都归他节制。更可怕的是,他是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击溃了二十三镇,完成全省统一。” 说到这里,他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去年广东申报二十四镇正式番号,我率部南下进行检阅,当时这个吴绍霆就是二十四镇实际上的总教官。我见过二十四镇的步cao,几乎可在我北洋六镇之上。当初我就知道此子并非池中之物,曾三次约他私谈,劝其来北方发展。只可惜后来我返回北京,却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若是能在事后跟进,说不定吴绍霆已是我北洋一员后起之秀了!” 袁世凯缓缓摇了摇头:“幸亏他没来北方,像他这种人只会让我头疼。” 冯国璋道:“大总统阁下,对付广东不可不从速呀。” 袁世凯没有说话,眼神却渐渐露出了凶光。 卷二:大革命 第233章,中国愤青 吴绍霆终于决定与德国人合办兵工厂,共同开发导气式枪机这项技术。他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不管怎么说,空洞的爱国主义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反而会显得更迂腐。他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是定局,哪怕出现了导气式枪机的自动步枪,也绝对不会改变这一结果。德国战败之后,他相信能够通过中德联合兵工厂,打捞一笔德国的先进机械。 经过一个月的详细谈判,吴绍霆与德意志德国军事委员会代表钱德勒?冯?希文?阿雷德尔伯爵在香港签订了最终合作协议。广东兵工厂与德意志博尔夏特兵工厂、毛瑟兵工厂共同成立一家联合兵工厂,命名为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厂址设在新滘军火库附近。德国方面遵守协定,永久承认导气式枪机属于中国产权,并且在二十年之内只允许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一条生产线存在。 吴绍霆自然不相信德国会完全遵守这协议,运气好的话能勉强遵守一年,第二年就会将导气式枪机随意更改一下零件,然后扬言这是新式的自动枪机,以此在德国开设新的生产线。 他尽可能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实际利益。除了博尔夏特、毛瑟厂的机械在五年之后全权归属中国所有,当初安德烈领事答应的枪、炮照单全收,同时在民用工业、教育、贷款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资助要求。 阿雷德尔伯爵简直没见过这样狂妄的人,不过最后他还是答应了这些条件,毕竟所有的资助都可以偷工减料、鱼目混珠。 吴绍霆很清楚自己最终不会吃亏,自动步枪的生产线开设在中国,不单单意味着军工机械输入中国,附带的还会有一套德国完整的先进的钢材冶炼生产线。中国目前的钢铁冶炼十分落后,汉阳兵工厂出产的m1888式汉阳造在技术水准上与k98相当,关键就是枪管太差,必须加一层护筒防止意外,从而牵动了枪械整体性能。 虽然德国的钢材冶炼工业进驻中国,中国因为自身技术问题未必能够学到手,可是好歹有一座可以冶炼出德国标准钢材的工厂,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优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