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节 (第4/4页)
力量并非正规力量,一旦真刀真枪动起来,这五千人中有两千人肯站出来就已经不错了。”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一些民团领袖有些不痛快,这分明就是在说自己的手下不够义气嘛!不过大家还是沉着气,没有发生任何言语上的冲突。 这时,陈炯明说道:“我很支持震之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情况都不了解,还怎么谈得上知己知彼呢?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必须先确定这些民间革命组织的情况。” 众人都纷纷的点头称是。 吴绍霆接着说道:“只有了解了这些民团的情况之后,我们才知道前期应该筹备什么物质上支持。打个比方,有多少可靠的民团缺乏军火?枪可以买,买来的目的是给革命战士行动,如果我们每一个民团都派枪,但在起义的时候只有一半民团的人参与,那剩下一半不就打水漂了吗?” 众人幡然醒悟,连连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道理。 吴绍霆又道:“至于策划行动方案,那也是需要先了解我们自己的情况。诚如竞存兄所说,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还谈什么知己知彼?难道拿同志们的鲜血去当儿戏吗?” “是极是极!” “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好好合计才是。” “没错,这次起义事关重大,决不能在含糊了。” 在座的众人再次议论了起来。 卷一:广州风云 第156章,乌龙之谈 吴绍霆等众人议论差不多之后,然后又发言了道:“先前我说的是了解我们自己的力量,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机会。我们最大的机会就是前两广总督张人竣走了,新来的两广总督袁树勋是一个君宪派人物。虽然君宪派与我们革命共和的思想不一致,但是为了保证行动成功,保证革命之火尽快燃烧中华大地,我希望我们能够持有求同存异的态度。” 听到这里,大家的脸色都变了,在场同盟会的元老们所追求的就是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理想。三年前的时候,同盟会还在日本与君宪派笔战了一场,现在叫他们“求同存异”,这不等同于向反民主共和的势力妥协吗? “震之,你不会是要拉拢袁树勋吧?”朱执信立刻问道。 “尽管袁树勋比起张人竣要容易对付,可是袁树勋是要保住鞑子皇帝的,我们的主张是彻底推翻这诟病满清,风牛马不相及呀!”胡汉民也说了道。 “是呀,就我们看来,现在最大的机会并非是要争取袁树勋。袁树勋是新到任的总督,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省人,最近还听说他都不理政事了。像他这样一个没有威信的总督,根本不可能约束城内的官兵,也就是说广州城内的官兵现在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我们利用这个契机发动起义,必然会事半功倍。”谭人凤一下子就说出了这一大堆话来。 吴绍霆看得出来,这些人根本还没有预见中国未来的走向,辛亥革命成功之后,那些君宪派、顽固派摇身一变全部成为了革命派,什么政体、什么政见在北洋军阀面前全部都是浮云。不过他不能责怪这些人,毕竟眼前的所有人不是穿越者,并不知道两年之后的情况。 他沉思了片刻,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的意思并非是争取袁树勋。假设我们现在攻克了总督府,袁树勋被我们俘虏了,那我们该如何处置他?”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番,原来吴绍霆要说的是这个问题! “杀了他?”有人试探道。 “不能吧,袁树勋好歹不是顽固派,他的碌碌无为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便宜,杀他这样的人只怕没意义。” “我也这么想。” “是啊,袁树勋一直以来都在呼吁召开国会,而且还很支持谘议局的地位。理论上来说,他也是在救中国呀!” “所以!!”吴绍霆提高了声音,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十分具有气势的说道,“我们机会也就在这里。求同存异只不过是一种态度罢了,袁树勋不作为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们起义之后能够策动他站在我们这边,那将是另外一个机会。” 廖仲恺问道:“震之,你说的是什么机会?” 大家都聚精会神的起来,等待着吴绍霆来做进一步解释。 吴绍霆说道:“我们革命不是革广州一城的命,而是掀起整个省乃至全国上下的革命巨浪!袁树勋是君宪派人士,而国内还有一大批与他同一立场的实权者,我们必须确找到盟会能够与君宪派的共同点,以此来激起他们的支持。” 谭人凤抚了抚自己的胡须,疑惑的说道:“说来说去,我们还是向他们妥协了?” 众人一片唏嘘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