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节 (第4/4页)

沁属于贵重货品,这是不能随便赠送的。

    吴绍霆让陈芳把枪先收起来,目送炮艇离岸之后,随便挥了挥手,转身就向另外一边去了。船帮的人先前一哄而散,现在又都返回来,不过这次比先前离得还要远,差不多都在码头前方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游荡了。

    巡警营的人乘坐着一艘船帮的小船上了岸,正在码头那边耐心的等着,时不时还向被吊在起落架上光头老大瞟去一眼。那些送巡警营的人上岸的船帮小喽啰们,每个人的脸色都很紧张,甚至不自觉的站得比较靠后一些。

    吴绍霆走了过来,打量了一些这三个巡警营人,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副官。

    “莫大人就派了你们来吗?”他冷森森的问了道。

    “吴大人好,吴大人好。”那个巡警营副官看到浑身是血的吴绍霆,额头上的汗水由热变冷了起来,连连点头哈腰的讨笑着。“卑职是莫大人的二等副官,莫大人近日正在忙着新任两广总督上任的保全工作,所以无法前来拜会吴大人,故差遣卑职代为问好。”

    吴绍霆最近也听说张人竣被调往两江总督,至于接替张人竣的新总督大人尚且还在赴任途中。他不冷不热的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那些船帮,直截了当的问道:“莫大人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那副官赶紧说道:“我们莫大人特意交代了,既然吴大人要做黄埔码头的生意,日后这里自然就归吴大人来话事了。至于那什么船帮、黑帮的,小地痞、小流氓的,相信吴大人根本不放在眼里。当然我们莫大人还说了,如果吴大人今后需要巡警营帮忙的地方,只要差一个到局里交代一声,莫大人一定帮吴大人摆平。”

    吴绍霆颇有深意的笑了起来,他原本以为莫士诚会与自己闹上一场的,却没想到就这么妥协了。他好整以暇的叹了一口气,一边搓着自己手上干涸的血迹,一边又问道:“那船帮老大你打算怎么办?”

    副官微微愕然,他可是好话多说尽了,这吴绍霆难道还要故意刁难自己吗?

    卷一:广州风云 第154章,袁树勋督

    “呃……吴大人,这些人其实也是混口饭吃的,您大人有大量,何必跟他们计较呢?”副官赔笑着说道,他考虑到这光头老大跟莫大人多少是有关系的,能帮一点是一点,实在帮不了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行,既然莫大人这么客气,我岂能不领情呢?人你们带走吧,日后大家和气一些,犯不着打打闹闹的。”吴绍霆果断的就答应了下来。

    他故意这么说,目的就是要告诉莫士诚,自己可不会记下莫士诚这个人情:你不追究,我放了人,大家就算扯平。这其实也算是一种示威,就是在告诉莫士诚,他吴绍霆不怕巡警营,要斗狠谁怕谁?

    “呵呵,吴大人果然大人大量,卑职先替那老大多谢了。”副官打着哈哈说道,然后示意船帮的小喽啰赶紧去把老大放下来。

    半个小时后,光头老大被带走了,巡警营的人也跟着船帮一起走了。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吴绍霆把史密夫留下的步枪暂时存放在码头这边,并告诉伍广廷如果今后还有人捣乱,可以先去城内找虎帮、成田帮的人出面调解,如果是硬点子,记下对方的名号,他第二天就彻底摆平。

    伍广廷大喜不已,连连称是。

    之后,吴绍霆把史密夫留下来的两把手枪拿走了,一把勃朗宁给了陈芳,另外一把柯尔特左轮给了李济深。这两把手枪只能收藏,因为没子弹。

    莫士诚之所以不再管黄埔码头的事,说到底他还是怕麻烦。听了船帮来报告的人说,黄埔码头又是新军又是洋人,还有炮艇在那边,不用多想就是一桩头疼的事。反正他已经拿了陈廉柏的好处,也答应把码头让给陈廉柏,这几个月来该帮的都帮过了,剩下的烂摊子就交给陈廉柏自己处理。

    ——————————

    1909年7月末,两广总督张人竣正式离职,前往两江上任去了。

    接替两广总督的是一个湖南人,名叫袁树勋,由民政部尚书侍郎兼山东巡抚调任两广。这对于革命党人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都知道袁树勋是一个态度激烈的立宪派分子。自从慈禧太后宣布“预备立宪”之始,袁树勋就一直在到处呼吁尽快召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也正因此这位六十多岁的花甲老人,当了大半辈子知县,总算在政体风波的浪尖上一跃爬上了核心。

    虽然立宪派和同盟会政见不一致,但这远远要比一个顽固派更容易入手。

    不过袁树勋没有给两广带来任何希望,他在上任的第一个月就召集省府谘议局召开大会,再次把他的政见大肆鼓吹了一遍,并且还在两广各地的报纸上号召和呼吁。这可惜这次袁树勋估算错了,当年他能够借助立宪思想上位,那是因为朝廷需要安抚天下百姓,故意做出来的假象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