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满篇歪论 (第3/3页)
———— 1“《诗》《礼》发冢”确实出自于《庄子》,这则故事本意是讽刺儒家的虚伪。 两个儒生是按照《诗》、《礼》上记载的儒家原则去盗墓。 站在墓口的大儒对底下墓坑里的小儒说“天都快亮了,你事情办得怎么样啊?”(取自《诗经》原句) 墓坑里的小儒说“尸体裙子与短袄还没有解开呢,嘴巴里面含着珠子!”(取自《诗经》原句) 上面的那个大儒听得不耐烦了,嘲讽道“生前不给予别人施舍,死后还含着满嘴的宝珠做什么呢?”(取自《诗经》原句) 大儒遂命令墓坑里的小儒先固定住尸体的鬓角,然后手指按住尸体的胡须,金椎固定住尸体的面颊,最后慢慢撬开尸体的两侧嘴角,一点都没损伤到尸体口中的珠子。 《庄子》儒以《诗》、《礼》发冢。 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接其鬓,压其囗,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2“尝粪忧心”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其原文取自《梁书》。 庾黔娄从小好学,常与人一起论述、吟诵《孝经》,未曾在人前因对答不上而羞愧脸红,南阳高士刘虬、宗测认为他是奇才而大加赞叹。 庾黔娄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本州主簿,迁任平西行参军。 又出为编县县令,治理该县有特殊的业绩。 在他任县令以前,县境内多出现虎伤人畜的事,庾黔娄到任之后,虎都渡河到临沮县境去了,当时人们认为这是被仁义之风感化所致。 齐永元初年,庾黔娄被授为孱陵县县令,到县不满十天,他的父亲庾易在家患病,庾黔娄忽然感到心惊,全身流汗,他当天就弃官回家,家裹人对他突然回来都感到吃惊。 当时庾易患病才两天,医生说“想要知道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加剧,衹要尝尝粪便是苦还是甜。” 庾易泻痢,庾黔娄就取的粪便来尝,粪味变得甜滑,他的内心就更加忧愁痛苦。 到晚上,庾黔娄常常向着北极星叩头祷请,请求用自己的生命来替代父亲。 不久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庾征君寿命已尽,不能再延长,你的诚心祈祷已让天神知道,衹能把庾征君的生命延长到月底。” 到月底庾易病故,庾黔娄居丧期间,哀痛的举止超过常礼,他在墓侧搭草庐,住在草庐中守丧。 和帝登上帝位,将要起用正在服丧的庾黔娄,镇军萧颖胄亲笔写信规劝开导他,庾黔娄坚决拒绝。 服丧期满,庾黔娄被授为西台尚书仪曹郎。 《梁书》黔娄少好学,多讲诵《孝经》,未尝失色于人,南阳高士刘虬、宗测并叹异之。 起家本州主簿,迁平西行参军。 出为编令,治有异绩。 先是,县境多虎暴。 黔娄至,虎皆渡往临沮界,当时以为仁化所感。 齐永元初,除孱陵令,到县未旬,易在家遘疾,黔娄忽然心惊,举身流汗,即日弃官归家,家人悉惊其忽至。 时易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 易泄痢,黔娄辄取尝之,味转甜滑,心逾忧苦。 至夕,每稽颡北辰,求以身代。 俄闻空中有声曰“征君寿命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 及晦而易亡,黔娄居丧过礼,庐于冢侧。 和帝即位,将起之,镇军萧颖胄手书敦譬,黔娄固辞。 服阕,除西台尚书仪曹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