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 争论 (第2/2页)
走丢了。 似乎还听到有人在哼唱:“凉凉三生三世恍然如梦,须臾的年风干泪痕。” 就是说到做到的唱歌能手李彧。 对于李彧获奖狐芈很高兴,至于戚见?那抱歉了,他们真的不熟。 听着李彧的哼唱,不由自主的问出口道:“嗳,这歌还挺好听的呢。” “是吧,等我给你写部电视剧,捧你做主角,就用这首歌做主题曲,今晚别回去了,我想羊驼减马了。” 细弱无闻的一声“嗯”,算是确定了今天晚上的幸福生活。 戚见听不懂“羊驼减马”是个什么梗,但他知道这俩货绝壁在虐狗。 “你们能不能少撒点狗粮,照顾下我这个失意的老年人,怎么就给你奖了呢?” 戚见疑惑,李彧也很疑惑,都说大影节比较公平,这也有点太公平了吧。 不过,大影节还行。 蒋中,很普通的一个名字,身份也是乏善可陈,就是西南大学在校生一枚。 但今年的他不普通,因为他作为学校代表被选入大影节评委席,将于其他十位专家评委与三十位学生评委选出本届十七个奖项。 四月二十四日,今天的评委将聚在一起进行最终投票。 清晨的他就进入展映厅一口气看了四部片子。 《日出日落》是第四代导演藤文集的作品,看后的感觉不痛不痒,手法陈旧,故事缺乏惊喜,与才情四溢的《黄河谣》相比,文集老矣。 《络少年》是中戏教授石学海的作品,人物和情节的斧凿痕迹过重。 《阿娜伊》的剧情和情感有些单薄稚嫩,但这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姑娘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也算难能可贵了。 最大的意外惊喜当属《天狗》,一部力透纸背的现实主义作品。 影片中大量的特写镜头,使之充满一股扩张力量,形成一种凝重悲壮的氛围。 那一张张可亲又可憎的普通面孔、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人际关系、欺软怕硬见死不救,人人都是看、人人又都是帮凶! 那种现实忧患以及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示,力撼千钧! 电影已绝缘很久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重归,银幕八0年代有《老井》,90年代有《血色清晨》,新世纪当推《天狗》! 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佳作,直到会议开始,蒋中依旧没有从《天狗》的震撼中走出来。 好电影拥有的感染人心的力量,《天狗》毫无悬念的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 而到了最佳男演员的时候,大家却陷入争执,有四个提名,但其他两个早已出局,唯二选择就是濮存晰饰演的李叔同与李彧饰演的李天狗。 大多数的学生评委的意见是:李彧饰演的李天狗情感爆发很真挚,震撼人心的表现理所应担获得最佳殊荣。 大多数的专家评委的意见是:濮存晰饰演的弘一法师为母亲举办西式葬礼,自弹钢琴唱悼歌的表演不弱于李天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