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2009_第161章 手机设计细节(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手机设计细节(下) (第2/2页)

都大。通常的说法是,大脑皮层相当于运算速度更高的gu,深层次未被人类自身解析的部分,掌控者人类的潜意识和其他行为反射等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每个神经元都通过突触连接着几十至几千个其他的神经元,组成了万亿交错的网络。每个神经元既是存储单元又是计算单元。这是任何人类已知的设备都到达不了的高度。

    如果计算机是二进制四核处理器的话,人类的大脑起码得是千进制100核处理器才行。

    大脑的记忆,单从容量来讲,100t硬盘的计算机大约都做不到吧?

    这是现今无论如何也无法塞到一个小小的手机里的,只能借助于多组服务器构成的搜索引擎系统。

    包括后来所谓的各种各样的“智能”,其本质都是截取大脑或其他肢体的一部分功能,然后再做精细化的研发,没有哪个产品可以完美的取代人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幻电影里机器人统治人类的时代,起码有地球到大熊星座那么远。

    看到几个人记录的差不多了,叶晓奇说了接下来的要求

    “独立的cket系统和服务器。这点需要解释吗?”

    “需要!”

    “叶总您讲讲。”

    “哦”,叶晓奇憋了一眼,一点也不意外,“首先cket需要解释吗?那……简单说一下,cket你可以理解为就是系统的应用通知。我们生活里经常用到网络的地方,无论是访问网页、玩游戏又或者是应用和软件本身请求接口,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走的htt协议,遵守的3c万维网的规则。这个协议就相当于一个密码本,有了这个协议,对方才能够通过同样的密码本解析我们发过去的数据包,互相理解彼此计算机之间想要表达的信息。但是htt协议对于有些场景是达不到要求的,因为htt协议每次发送数据包的同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地址身份信息,这种方式更像是发快递,不仅不实时,也耗费流量和电量。有些使用htt管理通知的应用,感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

    “刚才说了,htt协议像是发快递,而cket则更像是打电话,它在标明双方的身份信息后,随时确认对方的存在,也就是基于地址和端口号的确认,它只会发一些简单的字节,就好像打电话的时候询问对方在不在一样,并不会说太多废话……”

    “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是个开源的系统,这就注定了它没有属于自己的运营商和服务器。对于这种情况,有些大的开发商会搭建属于自己的cket,比我们的商城和游戏就是这样,感兴趣的可以下去找小周了解。实力较差的开发商则是租用的别人的cket服务,剩下那些则是伪通知。这种混乱的局面就造成了,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实际上你的android手机每一秒钟都可能在跟上百个妖艳小sao货眉来眼去……不是,是跟上百个cket服务器保持联通,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明白了这一点,那你们就知道我们做独立cket的意义所在。我们可以要求所以搭载我们系统的开发商,必须使用我们的cket服务,统一管理我们的应用通知,达到提高用户体验节约流量电量的目的,还可以对手机应用不守规矩的行为做出监听和管控。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就以ios来举例……”

    几个人的小会,一直开到了晚上十点多,叶晓奇才把想要说的大致架子和边界讲清楚。实在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能做的事情也太多了,这还是阉割了一部分功能的结果。

    半夜里,叶晓奇抱着狗蜷缩在沙发上睡不着,对属于自己的手机设计充满了期待。

    其实我一点也不会写书,我只是觉得这么叙述下来,字数最少。要是设计成故事情节,大概是手机设计细节1234567了吧,想想都可怕,没个十几章,手机研发里面那点事根本讲不完。抱歉,无趣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