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第2/2页)
生过节,其实都是小事情,双方都看不惯对方,原因就是一方嫉妒对方漂亮,一方嫉妒身材好。 对宋佳苏寒没有意思,他没有询问蔡雅过多她的过往,两人吃早餐就找了一家冷饮店讨论《三体》小说的问题。 两人点在冷饮店里一人点了份刨冰后,蔡雅从文件袋里拿出两份报纸道,“这次联系了两家报刊和一家出版社。” “目前三家报刊对《三体》小说有意向出版,上嗨民清报刊以买断式每期稿费200元,上嗨印刷直接千字2元买断出版实体书,不过我看好新书文报,他们每期稿费300元,不过后续如果小说能带动报刊销量会提价。” 苏寒知道一个新人作者,是不会有太多稿费的,也没有人会冒风险直接给作者出版书籍,像香江的金庸先生,他的小说也是在香江明报连载。 苏寒并不缺这点稿费钱,他想要的是名,这样为以后自己事业做好铺垫。 上嗨印刷和上海民清两家直接被苏寒划掉,他问,“新书文报怎么提价的。” 蔡雅介绍道“销量突破6万,稿费提价至350,每次涨一万份,加50元稿费,小说版权也属于你个人的。” 苏寒看了一下新书文学报,上面都是短篇故事,也有连载的中短篇小说,他又问,“这个新书文报现在每期销量多少?” 蔡雅回道,“去年成立的新报社,每周两期,星期三和星期天出刊,每期销量都没有突破5万,四五出头点。” “那就选新书文报吧,既然你都认定这家报刊,就选他。”苏寒回道。 上嗨95年人口统计,1600万常住人口,这是一个有市场的城市,而且上嗨很多名人,包括上嗨理工大学就出了许多文人,以徐志摩,李公仆为代表。 这年代电视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还是靠报刊和新闻,联,播传递新闻,一些娱乐书刊也相对于比较少。 苏寒本以为自己小说能直接出版,现在是想多了,还是先连载吧,反正自己还没有写完。 小说的事情讨论结束后,苏寒去电话超市给米国的杨致远打了个国际长途电话。 暑假的时候商量过,争取今年让雅虎进入中国市场,顺便问问微博的问题。 “喂,你好,这里是雅虎,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接电话的是一个标准的美式英语女生。 “帮我找杨致远或者大卫搜可以。”苏寒回道,同时新想,看来雅虎这两月发展不错,还请了人来。 “好的,你稍等。” 片刻,电话里传来了杨致远的声音,他用英语问道,“你好,我是杨致远。” “智远,是我,苏寒。”苏寒用国语回的。 “我靠,苏寒,你终于给我打电话了,我给你发的邮件你看了吗?”杨致远也惊讶用有些生硬的国语问。 “还没有,发的什么内容?”苏寒问。 杨致远说道,“就是雅虎进入国内市场的计划,包括你需要的几名电子研究人员,我也找到了几个,听说你开的工资高,他们愿意去中国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