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页 (第2/2页)
门时,眼神是要有变化的,就是那种,为了突显出江倾现在这个状态的诡异感,可惜,明浅的演技不到位,只能演出呆呆的看着的模样。 这一段莫导卡了他无数次,他都没法演好来,只能勉为其难的用了这一段。 而到了江倾照镜子的这一段,原本是让他露出一个“得逞”的表情的,可明浅无论怎么摆弄自己的面部表情,却不是瞪眼张嘴,就是抿嘴笑,露齿笑,斜嘴笑,根本没法将那种令人细思极恐的感觉展现出来。 没办法,莫导只能补拍了容瑜的一个表情,然后让后期把容瑜的表情以重影的方式P到明浅的脸上,让观众能意识到,这时候的江倾,其实并不是江倾。 殷承珏的剧本上,是不需要靠后期来解决的,只要演员能把表情演好来,完全可以让观众们自己猜测,留下一个细思极恐的悬念,奈何明浅的演技不好,如果不用后期加持,观众根本看不出来这个悬念,看不出来,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只能放弃这个悬念,用直白的方式展现。 不得不说,在这部电影里,明浅在演技上短板完全暴露无遗。 在这个面部特写里,明浅僵硬的笑容被淡化,容瑜那张露出了得逞的笑容的脸则显露出来,也让观众们恍然大悟一件事——现在的江倾已经不是江倾,而是景盛。 也就是说,在两人的决斗中,被杀死的不是景盛,而是江倾! 剧情走到了这一步,很多人就能意识到一件事—— 原来,之前发生的那一切,都是出于江倾的幻觉! 十年前,在那个毕业晚会上喝醉的两个人,在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冲过来,男主景盛推开了好友江倾,好友江倾活了,男主景盛死了。 江倾心怀愧疚,独自承受着景盛的家人施加在他身上的责备,久而久之,愧疚转移,反而变成了怨恨。 而且因为长期活在压力之下,他出现了精神幻觉,总是幻想自己看到了景盛出现在他面前,干扰他的生活,阴魂不散。 于是江倾找到了心理医生杜晓,杜晓引导他在意识里杀死这个由长期的压力而产生的幻觉,却反而被这个幻觉“反杀”。 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玄幻,但是只要想象成,江倾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了一个景盛的存在,而这个“景盛”完美的复刻了曾经的景盛的形象,就像是真实存在的人一样。 他会去参加选秀,会去演戏,会去参加别人的婚礼。 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像是真的活着一样。 江倾长期的活在这样的幻觉之中,不知不觉,已经在脑海里复刻出了景盛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社交习惯,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