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页 (第2/2页)
皇上,楼统领求见。” 应照楼一早就等在宫外,等退了朝才让宫人去通禀皇上。 别说是皇上了,余公公也觉得很意外。 今什么日子啊,这一位可总算是想通了。 皇上宣了应照楼进来,知他不方便要他免礼。 应照楼安然坐在轮椅上道:“谢皇上。” 听皇上问及他伤病的情况,应照楼回话谢过皇上一直的体恤,养了这么久的病眼下终是好了许多,所以才急着来请见皇上。 余公公在旁听着,见楼统领说自己尚有余力,虽腿废仍愿替皇上分忧时,再去看皇上脸上也缓和出了几分笑意。 皇上心情好了,他们在身边伺候着也能轻松些。 这就对了,为何想不开要辜负皇上的好意呢。 皇帝刚经过詹岑巍一事,虽尚有王太傅等人,但要能把应照楼和翼门掌握在手里就更踏实了。 他又对应照楼伤情关切了一番后,便要按之前的意思,在朝中再为他先另安一处闲职。 不想应照楼却拒绝了,神色也一下变得黯然。 “臣如今这副模样,实在不愿在朝中露面,望皇上体谅。” 皇帝虽意外,但也瞬间理解了他所言之意。 想他翼门统领曾经是何等的得志傲然,如今却要坐着轮椅病虚气弱出现在人前,确实如同摧折了好刀的刀脊。 “你如何想,尽管与朕直言。” 应照楼感激地谢过了皇上。 他虽愿为皇上分忧,却又不愿在京城走动,倒不如请皇上派他前往地方府县办差。 又言道自己在病中也没忘替皇上整顿翼门。即便他不在京城,因有翼门护卫宫城为皇上做事,他也可感到放心。 皇帝闻言神色微喜,又有所感慨,应照楼真是一句话点到他痛处了。 做帝王治的当然不止是京城一隅,大郢朝疆土辽阔,京城以外多的是府县。但因离得远,巩固安稳也不易。 “你可知芙蓉县盐矿坍塌一事。” 盐矿这事报上来有些时日了,当时闹了乱被官府压下,可当地官员不知是不是太庸能,什么都没查出来。 还让当地传出矿塌是天象的说法。 他得知后气得不轻。他一坐稳皇位就矿塌,是意指哪门子的天象? 之前因道观的案子暂缓搁置,眼下虽已下旨督令,但也不是没想过另派人前去。 应照楼点头道:“臣有耳闻。” 他听说了芙蓉县有盐矿坍塌,死伤不少,当地官员查不出眉目。不如就暂由他替皇上前往巡查。 皇帝如此一想,应照楼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但这事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