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节 (第5/5页)
子妃要好,但也该再给太子妃添了助力;又觉这隐隐的水仙香气十分合了柳檀云睡醒时迷糊的模样,于是涎着脸笑道:“太子姐夫殿下,你这身上的香气……能不能送我一盒?” 何征正在心里想着如何跟太子说起敏王谋反一事,不防何循开口就要脂粉,于是瞥了他一眼,也不说话。 太子早年因陛下、太后宠爱何循,也每常跟何循亲近,后头喜何循跟的身边少年老成的小儿不同,便当真发自内心疼他,只这两年,因何循年纪大了,有些疏远,听何循提脂粉,只当何循是替太子妃鸣不平,又觉叫何家兄弟疑心自己白日宣yin,未免折损了自家威严,于是有意调笑道:“我忘了循小郎也长大成人了,只送脂粉未免显得我这姐夫小家子气,不若送了暖玉温香给循小郎铺床叠被,可好?” 何循忙惶恐地说道:“使不得,太子姐夫只送了我脂粉就好……小弟有用。” 太子一愣,见何征耷拉着眼皮饶有趣味地瞄了眼循小郎,暗道自己想多了,何循还跟小时候一样厚脸皮,想着就对身边的小太监说道:“去跟皇后说,就说循小郎求皇后赏赐脂粉一盒,他有大用。”说着,面上带笑重重地将大用两个字吐出,袖着手打量着何循,暗道何循要这脂粉,莫不是要送给那六道阎罗? 至于太子说那脂粉是皇后身上的,这话何循、何役兄弟两人都心知肚明那不过是太子未免尴尬的托词,也没那胆量细问。 待将闲杂人等清出去后,何循便将玉瓶并绢布以及柳檀云誊写的梅花篆拿给太子看。 太子先是不明所以,但看了绢布上的字迹,不由地冷笑道:“早年父皇疑心到安阳皇叔祖身上,便叫安阳皇叔祖去看守皇陵,没承想,真正勾结反贼意图谋反的竟是敏王!”说着,便想要拿了这证据给皇帝看。 何循说道:“太子姐夫,虽没有真凭实据,但安阳老王爷牵涉其中,也是毋庸置疑的。虽说用‘莫须有’三字定了安阳老王爷谋反的罪名未免牵强,且有失公道。但如今却有证据证明安阳老王爷确实参与其中。不说旁的,只说太子姐夫可知安阳老王爷收了个姓顾的义子?” 太子点头道:“是顾昭么?据父皇说,待安阳皇叔祖大寿那日,便由我去宣读圣旨,褒扬顾昭大仁大义,也算是补偿早先叫皇叔祖看守皇陵之过。” 何循笑道:“陛下才是仁义之人,只太子姐夫知道为何安阳老王爷早几年就不再收义子,如今为何又收了?” 太子眯了眯眼,等着何循说下去。 “太子姐夫早先时候替陛下收债,睿郡王、靖国公等人家那般爽快地拿了银子给太子姐夫,太子姐夫应当想过其中的缘故。那是因睿郡王等人从顾家得了银子,白得的银子,自然给的大方。睿郡王等人拿了顾家犯下的官司逼着顾家给银子,至于顾家为何肯拿了银子出来,这是因顾家早年暗中成了三王的心腹,替三王藏了大笔银子,又知道些三王的事。这事,其中一样,便是敏王谋反一事。因那时敏王过世,安阳老王爷不得势,因此顾家便没有破釜沉舟地将这事说出。后头顾家垮了,顾家小儿流落在外。过了十余年,顾家小儿又拿了敏王谋反一事要挟安阳老王爷收了他做义子,由此可见,安阳老王爷并不疑心这事有诈,如此可知安阳老王爷当年定也参与其中,不过是侥幸并且留下证据。” 太子点了点头,又对何征道:“循小郎这话有道理的很,只可惜口说无凭,如今便是父皇见了,也不能定下安阳皇叔祖的罪名。” 何征瞅了眼何循,问道:“循小郎,你说呢?” 何循说道:“这么些年,安阳王府对敏郡王府不离不弃,此时又甘愿替敏郡王府担这么大的风险,两家的交情暂且不说,只怕敏郡王府手里也握着安阳老王爷的罪证也不一定,据我猜测,定是早年敏郡王府藏着安阳老王爷跟敏王来往的书信。” 太子瞧见何征耷拉着眼皮,不时点头,便明白这会子何征是叫何循一个人来跟他说话了,于是笑道:“据你这么说,是要我劝谏父皇使出反间计,叫敏郡王府将安阳皇叔祖拖下水?”心想若如此,也能在皇帝面前立下大功,虽则皇帝如今十分信赖安阳老王爷,但若知安阳老王爷居心叵测,自然要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何循笑道:“太子姐夫,将敏郡王府、安阳王府拖下水,太子姐夫又得不了好处,不过是得了陛下两句称赞,何必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