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想法 (第3/6页)
床边的妇人正围着孩子说个不停时,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端一碗浓白的鲤鱼汤过来:“夫人,老爷让人给您炖的鱼汤。” “森子这买卖如今真是做大了”,看见小丫鬟,妇人们再次忍不住感叹。 谁能想到以前那个地里的草都能把庄稼吃光也不下地的顾森,竟然有大翻身的一天。 现在连丫鬟仆人都使唤得起了。 “还是三娘旺夫”,跟孔三娘颇为交好的一个妇人说道,“森子以前那时光可真是难,自从三娘进门来,他这不才慢慢起来了。” 其他人也都想落孔三娘一个好儿,而且顾森家在孔三娘来后一点点好起来也是事实,纷纷应和起来这妇人的话。 孔三娘笑听着,并不分辨,接过没多少盐味的鱼汤慢慢喝着。 泡面的生意他们和方家做起来后,二哥二嫂特地来跟说过,不让他们提翩翩,就当这生意本就是他们的。 孔三娘理解,二哥夫妻俩不想翩翩丫头以后的生活没个清净时候,因此从不跟旁人说这其中翩翩的功劳,自家记在心里便好。 以后翩翩出嫁时,他们把嫁妆添得厚厚的,既能给她做脸又谢了她。 … 顾明月离开郑家后,并没有立即到三叔家来,回家让照兴去三叔家听着信儿,得知孩子出生了,才进山叫上她爹和熠儿灿儿一起过来。 这时已是酉初,家家户户都该做饭的时间,但顾森家还是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当初说是把顾森除族了,此时他的生意做这么大,村里人想以后少不得能得到些好处,几乎每家都过来送了鸡蛋。 因此到三叔家时,顾明月就见院子里摆满了鸡蛋篮子,有些还压着两包红糖。 新买来的几个准备家里使唤的仆人表现得非常得体,礼貌而又不失热情招待送鸡蛋篮子过来的客人。 见二老爷一家还有自家大少爷到来,立即有两个年长婆子快步上前笑着迎他们进屋。 屋里是一众过来看孩子的妇人,顾攀就没往里进,到客厅去了。 顾秀萍此时也在屋里,看到顾明月时笑了笑,伸手拉住顾灿:“来看看我们的弟弟。” 她更大些,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几个月相处下来,感觉得到孔三娘是个好人。 顾秀萍相信即便孔三娘有了她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和灿儿对她的孩子真心好,以后她就不会亏待灿儿。 现在父亲入商籍,灿儿便不可能独立户籍,这一辈子就是个商人子,即使上学堂,以后也不能考科举。 那么她只能帮着弟弟多获得一些孔三娘的好感,以后不至于她在父亲耳边吹枕头风让弟弟得不到太多家产。 “来,灿儿,看看小弟弟”,孔三娘笑着向顾灿招手。 她不是一个眼光短浅的女人,丈夫这摊买卖,以后只会越做越大,别说两个儿子就是四个儿子到时都弄不过来,她没必要防他亲生的儿子。 尽管这孩子别的女人留下的,但他才刚五岁,只要自己待他好,慢慢儿地也就跟自己亲了。 孔三娘不觉得自己还能再生几个,因此她向这两个孩子释放的善意越来越多。希望他们以后和自己的儿子能如一母同胞的般,这样儿子也有帮手。 顾灿看了眼孔三娘,态度虽然还是疏离的,却比之前好许多,他闷闷喊了声娘,伸手小心地碰了碰猴子一样的弟弟。 随即顾灿就后退到顾秀萍身边不说话了,孔三娘笑笑也不再管他,伸手让顾明月姐弟来看小孩子,脸上的笑容比刚才更盛。 屋里人很多,只待一会儿,顾明月便和弟弟出来了。 “翩翩姐,我送你们”,顾秀萍牵着顾灿跟出来。 院子里忙碌的下人见他们出来,一个个儿地还不忘施礼,再加上邻居们的招呼打趣,四人都不知答应哪一个比较好了。 顾明月点点头,牵着弟弟的手快步走出三叔家的大门。 “没想到我现在也成小姐了”,转头看向挂着两只红灯笼的家门,顾秀萍笑着摇头,“翩翩姐,谢谢你啊。” “谢我什么”,顾明月笑道,“这都是三叔三婶用汗水换来的。” 顾秀萍嗯一声,走到没多少人的大路上时,才说道:“我娘跟她比起来,的确有很多不足。” 顾明月没有接这个话题,伸手捏捏顾灿瘦下不少的脸颊,笑道:“以后要有小弟跟着你玩了,好不好啊?” 顾灿好似想了会儿,点头:“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