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不止 (第5/6页)
段时间商议授命的穆钦差每到一处,百姓们都是夹道欢迎,可见穆蕴此子的确有能力。” 同样趁机成为议事大臣的赵广成、齐兆廷、文明听到这话,均暗自皱眉。 果然还没容他们多想,王相和继续道:“只是他如此顺利就收回被占城池,本官总觉得疑惑。众位想想,浑不耶之胜何其迅速,他之败又何其迅速。现在看看这场仗,本官觉得说一句小孩子过家家也没什么不可的。” 议事厅坐着将近二十个人,此时却安静的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没有。 “但是这件过家家一般的事一过,穆蕴获得的利益实在太大了”,王相和的目光扫过面无表情地看着桌面的众人,敲敲桌子,“可疑啊。依本官之见,传密折给李度,等这穆钦差一渡过玉清河便收缴他手上的兵权,然后和那浑不耶一起押回京审审吧。” “王副相说得对”,赵广成说道,看向其他七位议事大臣,“浑不耶进攻之顺利的确有蹊跷。至于这个穆钦差,本官以为却并不可疑。原因有二,其一穆钦差的确是个能力卓越的青年才俊;其二浑不耶之所以败得这么迅速是因为穆钦差抓住了离国君,臣子见王被擒,谁还敢反抗?再一个,此是我大庸地盘,他们能站得理直气壮?百姓们谁都不会向着浑不耶,背民心者,其败也速,有何稀奇!” 一番话下来,不少人微微点头。 王相和目光一寒,赵广成进议事处才一个月,竟有不少人站在了他的后面! 有人说道:“无论如何,有可疑还是查一查为好。” “查是必须查的”,齐兆廷开口,“不过穆钦差才平定北方我们就押解回京查,民间传说起来,朝廷面上不好看。不如从议事处、六部,抽调几位刚正不阿的大臣专查此事。” “兆廷此言有理”,王相和满意点头,只要查,穆蕴就必须有问题,“明日早朝,我们奏请皇上再议。” 因为北方战事,年节也只休朝两天,初二便开始正常上朝。 刘谱其实很不愿意,百万大军守在丰澧江北岸,番邦即使有六十万大军,也不可能打过来。驱赶走他们还不是时间的问题,何必如此紧紧张张?要他说怎么也要过了初五再上朝,但无奈百官建议,他不愿意岂不是显得很不英明? 然而此时的刘谱并没有闲着,正忙着给身边的亲信安排官位。 九省贪污大案的爆发让朝廷换进来许多新鲜血液,别以为团伙犯案朝廷不敢全斩,多的是人候补。 刘谱被这些臣子磨得很有耐心,安排下一颗颗小棋子儿然后等着熬死下一任宰辅王相和,他就能撤相位了。 对于朝廷大部分官员来说,下一任宰辅非王相和莫属。 刘谱自然也这么认为的,摩挲着指尖的白玉棋子,他又纠结又期待。 撤掉相位,百官直接向他负责,到时他说什么谁还敢说一个不字?然而刘谱很清楚,如果没有宰辅,朝中大事他天天儿的不睡也忙不过来,更何况他还想跟美人儿玩耍呢。 可是再把权力下放给某些人,难保不会又出现一个隐形宰相! 刘谱想了大半天,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他设一个皇阁不就行了?皇阁大臣专门给他处理事情,且不给他们封高位,彼时皇帝将是天下至尊,真正的一言九鼎。 此时议事处刚刚商议完填补北方官吏空缺,帮百姓重建家园的事,都不知道皇帝正在想主意达到空前的集权。 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们也只会无所谓地笑笑。 除非皇帝能一人管理完整个国家,否则只要用他们,他们就不会让臣变成狗。 议事全程,秦由只在推举那几个重要府城的府尹时发表了几句意见,其他的事他暂时都不会管。 轿子经过重新开张的玲珑斋时,秦由掀开轿帘看了眼,暗自摇头,这就是没有家族依恃的坏处了,连冒头儿的机会都没有。 恐怕这玲珑斋下一次面临的就是查抄的命运了。 王相和既然让人查穆蕴,怎么可能查不出什么来? 前段时间因为康九廷倒台,玲珑斋、鹊喜楼解封,穆家的下人过来查看,却发现两间铺子的库房都被搬空了。 穆府老管家立即告上了府衙大堂,荀清一查,竟然发现了康府侍卫不慎遗落的腰牌。 因为这事,墙倒众人推的康府几乎成了全帝京的笑柄。 玲珑斋鹊喜楼的掌柜在康府的府库中找到了他们铺子里的东西,荀清审理后,判全部归还。 不久后,这些东西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