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意外 (第2/6页)
官职最高,众人都心甘情愿听他的安排。 然而没等他们出去找,一阵马蹄雷动声震动了地面。 远远见是大庸军队,众人才放心地走出营帐。 打马跑在第一位的将官看见他们,下马来到穆蕴面前纳头便拜:“原来真是穆大人,您曾经对小人一家有救命之恩,今次小人愿任您驱遣。” 什么?众人,尤其是庄玉公主,都惊讶地看向穆蕴。 穆蕴抬手虚扶,示意赵勇起来。 李度神色平静,表面如此巧合,恐怕这赵勇是穆蕴早在两年前就安排在风城的人吧。 所图真是不小啊,如果敢趁机颠覆皇家,夺城后便是敌人。 … 夜幕落下,赵勇将两千士兵只留下二百看守马匹,便带剩下的人与穆蕴一行人向粟裕关赶去。 赵勇留下的这两千兵,全是好手,一千八百人行走在夜幕中竟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跟在稍后方的宋岷暗暗心惊,以前只知道这赵大人治军严明,没想到他手下的兵竟一个个都是高手。 一千八百人的精兵,迎上六千敌兵也不用惧吧,那赵大人为何要逃?难不成是为了等这位穆大人? 宋岷觉得自己猜的有些不靠谱,不知道差不多已猜到了事情真相。 … 夺城的战役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没有打响的战役。 百姓们睡一觉醒来,便透过窗户发现,走在街上的士兵穿的全是大庸铠甲,他们欣喜地开门出来,询问敌人是不是真的被打走了,军爷们什么时候打进来的? 走在前面的小队长很耐心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并再三安抚:“众位放心,离国君已经被穆大人擒获,这里的离国兵凡是在城内做过恶的,也都被枭首了。” 惶惶不安几天的百姓终于松一口气,尽管离国兵再三地说不会伤害他们,但是有人试着在街上摆些东西卖,却不到半个时辰就被他们给抢光了。 还是熟悉的管理好啊。 有人看见风雷门的人经过,心里竟有种诡异的亲切感。 放下心来,百姓们纷纷询问:“穆大人是哪位大人?” “穆大人本来是礼部侍郎,但是因为一句话得罪康家的人就被罢官了。如今恰好来风城,赵统兵以前正是被穆大人举荐才得以到风城任官,因此便投靠了穆大人,于昨夜子时抢回了风城。” … “老人家快请起”,一座被血染红的小镇中,穆子弯腰扶起带头跪在他面前的老者,“我是帝京穆家的下人,此次正是要到关外去找我家爷,救你们只是顺手为之,不必行此大礼。” “好汉啊”,老者眼泪浑浊,“如果不是您带人及时赶到,我们这一镇百姓,都要被屠尽了,黄花大闺女也要被他们糟践个干净啊。” 其他人纷纷跟着行大礼:“多谢好汉,更要多谢穆爷。您们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穆子摸摸没有遮住的半张脸上的疤,以往他这个样子往人群中一站,甚至会有人向他扔臭鸡蛋。没想到今天经过这个有二十几个羌兵作乱的镇子,顺手救几个人,这些镇子里的居民竟然把他当菩萨一般跪拜! 看了眼人群中七八个身上沾着血的中年人、年轻人,穆子说道:“我们还要继续北上,可有人愿意跟我们走杀敌报仇的?” “我去。” “我。” “还有我。” 好几人同时站起身来,此起彼伏的答应。 不过四五天,穆子身后跟着的人已经有将近七百。 他们大部分都是不成气候的地方兵,在羌离士兵到来时便丢盔弃甲地逃往山林中去。 穆子凡是遇见这些逃兵,均是不嫌弃地收到麾下。 从来都没有不争气的兵,只有不会管理的将官。 恩威并施之下,再加上狠厉的手段,仅仅几天,这些人无不对穆子发自心底的佩服。 … 夺回风城之后,穆蕴没再这里多留,第二天就带着一千人前往最近的郾城。 因为各地驿站都不能用,战事已起,关外发生的事肯定已经传到帝京那边去了,担心爹娘听到消息着急,顾明月便想提前离开。 穆蕴不可能放心让她一个人走,只好加快行军速度,半天之内克郾城,为防原本守在这里的羌离兵反扑,他下令将羌离兵以及主动投靠他们郾城豪强全部活埋。 顾明月突然发现她对穆蕴很陌生,那天他的解释她听了也信了,心底却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凭穆蕴的智慧和他手下的那些能人,他想要阻止离国起兵的阴谋完全不会像他说的那样牺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