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节 (第9/9页)
,只要处理好了,一年十来吨金,两三百吨银肯定是有的。更主要的是,我们国家缺铜啊,要是能够大手笔给国内供应铜,政治上的好处那是说也说不完。以后缺钱了,国开行要多少有多少,生意上有麻烦,国资委发改委联合起来帮你拍死它。” 他说得越好,李穆就越担心,要是真的这么好,来投资的老板应该把整个阿摩尼亚都淹没了才对。怎么可能会寂寂无闻呢?就算对于李穆来说是绝密,对于那些副部乃至正部级的国企来说,不可能是绝密吧?马千竹也是副部级的“这个项目,究竟能赚多少钱?年回报有多少?”李穆先问这个最主要的问题,然后还有一个问题,“风险究竟有多大?既然国开行能贷款,为什么需要我呢?” “赚钱嘛,当然是能够赚很多的。按照15亿美金来算,风险最大化的话,一年大概能赚三四亿美金,一般的估计,是五六亿美金左右。也就是说,一切顺利的话,年回报率在30%左右,大概三四年就能够回本。就算增加安保支出,那也就是五六年能够回本。”徐明光说,“风险其实不是很大,只要矿场设立起来了,把铜送回去国内了,国家就必须要派安保人员过来保卫。除非是美国或者法国撕破脸,直接派正规军来打,否则的话肯定抢不走。就算拉巴德兵败,库克也不可能打进来,最多就是截断道路,收多一笔保护费而已。” 这风险明明就很大吧,李穆忍不住在心里吐糟要打仗还不算高风险呢?一打起来谁还管你什么铜矿铁矿的,万一人家看见打不下来,直接拿大炮把矿场轰了呢?再说来的这条路这么差,要开采还得先修路,还要建港口,哪里都可能被人卡脖子啊,矿场保不保得住先不说,就算是保住了,层层过路费保护费的,利润还能剩下多少啊。就算一切顺利,徐明光大发王霸之气把那个库克打垮了,把阿摩尼亚的议会也收买了,矿场建起来也出口铜锭了,可说是五六年能够回本,再把建设时间算上去,那还不得七八年,年回报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这么一想,这个矿场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李穆现在对长远利益没什么兴趣,一心一意的赚快钱,等待富贵地产的破产危机。 “至于为什么需要你的钱,那是因为外交部从中作祟!”徐明光恶狠狠地说,“那帮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什么我们已经和库克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不能和拉巴德做交易。他妈的铜矿明明在拉巴德的村子里,阿摩尼亚议会那边我也有关系,怎么就非得得到库克同意?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扩充实力,现在我们好歹也有几千人枪,拿去打库克不够,库克过来打我们,难道就打的动了?我们这儿可是有炮台要塞的,就凭着非洲这儿的战争水平,没有几万人围攻根本就打不下来。阿摩尼亚全国动员,大概也能有那么二三十万的军队,可是有人能把这些军队拉出来吗?全都是有仇的部落,超过一万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之间非打起来不可。要行军打仗,绝对没可能。就是因为外交部的阻挠,现在国开行举棋不定,没有批贷款,我们的工作没法子开展。” 李穆觉得外交部的顾虑也很对啊,毕竟这里还在打仗呢,平白无故的开一个大矿场,到时候被人打了怎么办?万一被人打了下来,十几亿美金全打了水漂,还得罪了当地的大酋长(相当于省长),那算谁的啊?肯定要等局势稳定了再说。“这个外交部也未必全是错的嘛,比如说……这个……”李穆想了想,外交部干过什么好事来着?想了半天李穆一件都想不起来,好像还真没干过。 看电视看新闻,日本鬼子韩国棒子美国佬欧洲白皮欺负上门了,外交部就出去低声下气给人道歉,回来还说全靠我们顾全大局你们这帮暴民差点坏了大事。外国人在国内犯了法,外交不急急忙忙就带着别国大使馆的人来了,十足十的奴才相。李穆当年去加拿大,和领事馆大使馆也打过几次交道,每次都被气个半死,脸难看事难办,交材料吧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做事慢吞吞的,明明没几个人的队伍,业务也不是很复杂,愣是可以拖上一整天。最最气人的是,自己国家的同胞还在排队呢,那些加拿大人来办事,反而可以越过队伍先办。对着国人横眉冷目的,对着洋人眉开眼笑态度好的不得了,气得李穆差点想换国籍。“比如说撤侨的时候,外交部也做得挺好的啊。” “得了吧,撤侨那可不是外交部的功劳。”徐明光也不想多说这个话题,“小穆啊,你这么有钱,拿几千万出来,先把地买下来,和阿摩尼亚政府签好合同,再和拉巴德签好合同,我拿着合同就去找中建,让他们派人过来做勘察和设计,抢时间先把架子搭起来。只要消息传了出去,外交部就没有法子阻挠我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