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2/3页)

祈雨之余一点不少cao心。

    这样也好,韦春则凭空跳出来,倒让白天西舟救她的事不那么显眼了。

    音晚总觉得韦春则这个人实在捉摸不透,恐他会坏事,悄悄给父亲传了信。

    暮色降临时,父亲的回信到了,无只字片缕,只有一小朵梅花押。

    那便是无事,一切照计划进行。

    亥时,谢太后派人来传信,世宗皇帝忌辰将至,她要彻夜誊抄佛经,音晚身为皇后,身为世宗儿媳,理应陪她敬奉佛龛,为世宗尽孝。

    这真是一个堂皇到谁都无法拒绝的理由。

    荣姑姑陪着音晚去了谢太后那里,同宫女们一起守在廊庑下,音晚则随谢太后入暖阁。

    暖阁早备好大红木螺钿箱子,谢太后让音晚躺进去,在她上面支棱了一块厚板,将誊抄好的佛经摞在上面。

    礼部侍郎孟元郎早带着司务候在院外,依照吉时,要把佛经送去皇陵焚祭。

    荣姑姑看着那几乎能装下两人的大红木箱子,心里有点疑影,但想想谢太后与谢皇后之间的剑拔弩张,又直觉不可能。

    但她力求稳妥,隔着轩窗问了句:“娘娘可要添茶?”

    谢太后是个精细人,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那崔氏女自幼同人学过口技,极会模仿人的嗓音语气,她敛袖站在太后身侧,不慌不忙道:“不必,本宫不渴。”

    荣姑姑这才放下心。

    这一夜,隔着茜纱窗纸,影影绰绰,但能听见皇后和太后不时低语,便没有人生疑。

    音晚躺在箱底,随着一路颠簸,觉得人人都奇怪,那个崔氏女也奇怪。

    父亲今日命人带口信过来,说崔氏女是自己人,音晚若遇困难,可差遣她,信任她。

    她着实不明白,父亲为何要往后宫安插自己的人,他到底还有什么图谋?

    正这样琢磨着,太箱子的人停下了。

    似有捻动佛珠的细碎声响传入,紧接着便是僧人低沉嗓音:“主持听闻要送佛经下山陪祭世宗皇帝,特命小僧前来送上《法华经》四卷。”

    随即便传来孟元郎道谢客套的声音。

    这些人你来我往,寒暄不止,音晚陡觉箱子猛地晃动,像是被大力移了地方,可偏偏外面人什么反应都没有,像是根本没察觉。

    而后,外面说话的声音止了,孟元郎好像领着人走了,却把她丢在原处。

    待周围彻底安静,箱子被打开了。

    严西舟还是白天的僧人装扮,他将佛经挪开,把音晚扶出来,心疼地问:“憋不憋?难不难受?”

    音晚摇头,见庭院静谧,只有十几个僧人。

    严西舟向她解释:“谢太后也不值得信,我们刚才趁着说话把箱子掉了包。”

    为首的僧人道:“主持已安排好了,早几日就禀过陛下,今夜要运一些棉衣粟谷下山给灾民,委屈娘娘换上僧衣。”

    父亲当真神通,竟连主持都买通了。

    音晚独自躲进草丛,草草套上僧衣,和严西舟一同随僧众下山。

    寺外山道守卫森严,茫茫夜色,见银亮铠甲犹如漫天繁星,幽惑闪烁着。

    慕骞是个混不吝的性子,值夜时喜欢喝几盅小酒,正喝得微醺,站在瞭望台上眺望,骤见一队僧众下山,刚要亲自去排查,肩上一紧,被人按住了。

    转头一看,是陈桓那张清隽文秀的脸。

    他身着素袍,广袖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凝着山道,说:“让她走。”

    慕骞被酒气熏染得发懵,迷糊着问:“让谁走?”

    陈桓不理他,只将他摁回去,喟然道:“她走了,对她自己好,对我们好,对伯暄也好。”

    慕骞猛地反应过来,一股热血激涌上头顶,醉意散了大半,又惊又惧:“那陛下……陛下是要杀人的!”

    陈桓坚定无畏道:“即便杀了我们,我们也是为伯暄而死,为昭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