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节 (第3/3页)
含章和晚晚可能赏光?” 胡商,葡萄酒。 音晚蓦得想起,兰亭当初在小别山遇袭,也是被胡商给救走了,不知他现如今身在何处,是不是安康。 心头生出几分凄清,却依旧得装出一副和顺模样去奉迎。音晚从宫女手中接过玉碟,上面盛着剥好的榛子,搁在谢太后手边,道:“自然,侍奉母后本就是儿媳的本分。” 谢太后摸了摸她的手背,赞许:“你自小便懂事。” 从启祥殿出来,音晚脸上的笑再也挂不住,如妖精画皮,瞬间变凉,换了副冷淡面孔。 萧煜揽住她,挥退了她皇后的仪仗,拉着她的手上了自己的肩辇,调侃:“从前没见过这等笑里藏刀的阵仗吧?” 萧煜就是萧煜,嘴毒起来连亲娘都损。 音晚摇摇头。 在出嫁之前,音晚做过最惊险的事便是进宫在崔昭仪身边当内应。崔昭仪年轻活泼,没多少坏心眼,其实不难相处。 要说今日的阵仗,她还真没见识过。 萧煜揉捏着她的肩膀,道:“你得习惯,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佛口蛇心,日后可有的领教。” 音晚低头理裙摆:“也不尽然,她对韦jiejie还是很好的。” 她不相信这样的人会有无缘无故的好,两人必定有更深的攀连。可是据父亲所说,当年为萧煜指婚时,是世宗皇帝亲自选定的人,谢太后根本不曾参与置言。京兆韦氏与谢氏素无往来,她们两个又是怎么攀连上的? 音晚面露困惑,轻轻靠在萧煜肩上。 她方才在殿中饮了半瓯茶,唇上胭脂微微晕染开,显得妩媚靡丽。萧煜凝着她,眼睛黑黢黢的,暗涌着激流。 他环住音晚的腰,道:“你跟我回宣室殿,我教教你,以后如何应付。” 到了宣室殿,陈桓早等在那里。 自打萧煜登基,对昔日从龙的幕僚一一封赏进爵。乌梁海他们领的都是武职,唯有陈桓领的文职,官拜司隶大夫,职责是巡视内外京畿的司隶校尉。 陈桓未料到萧煜会把音晚带到前朝,略有些慌乱地垂首揖礼,被萧煜喊了“平身”后,也只是低头看地,不曾直视。 萧煜坐到蟠龙椅上,非要让音晚坐他的腿,音晚没他那么不要脸,当着外臣的面儿,还是规规矩矩站在萧煜身边。 陈桓禀道:“崖州、云州、季州大旱,颗粒无收,数千灾民逃离家乡,涌入长安,四处哄抢作乱,京兆府拿了一些,问如何处置。” 善阳帝刚驾崩时,萧煜防着藩将趁机作乱,严守京畿门户,一直等到尘埃落定,才放松了限制。 谁知刚放松,便出了这档子事。 萧煜把歪向音晚的身子坐正,严肃起来。 “朕让尚书台拟个赈灾章程出来,拟出来了吗?” 陈桓犹豫片刻,道:“谢大人说,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不能因为是灾民,就可以无法无天。至于赈灾,户部报上来的账目,钱粮吃紧,供各边防守军尚且不够,哪能给灾民?” 要不是这一番混账言论,萧煜差点忘了,如今执掌尚书台的不是谢润,而是谢家的二老爷谢江。 萧煜道:“让户部把账簿送到朕这里,朕要亲自过目。” 陈桓应是,清秀的面容浮上悲悯之色:“灾民食不果腹,生活凄惨,甚至有些易子而食……臣认为纵有劫掠之罪,也实属逼不得已。只要没伤人,由官府赔偿苦主,余下的都该从轻处置。” 萧煜点头:“朕知道了,你去协从京兆府督办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