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3/7页)
扩张,企图侵占院中一棵海棠树的地盘。华夏人信风水,燕京人盖四合院有讲究,门不能对大路要冲,不能对兽头,烟囱和屋角等等。过去李虎丘绝没有心思观察这些,但现在他却在金川的熏陶下,培养出了欣赏华夏古典美的情趣。小小院落,虽只是一方小天地,却构建出华夏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智慧。 李虎丘面露赞叹之色,缓步而行,脚下的步子却是随着目光在动。梁国宝早见惯了这院子里的景观,自然不能理解李虎丘此刻的心情。他搀扶的老者正是他父亲梁思汉。这老爷子自从上次那件事后,家内家外每况日下,儿子也被人砸了饭碗,甚至还自甘堕落,老爷子心情不畅,郁结的久了竟患上了抑郁症,一天到晚蔫呆呆,跟谁都不爱讲话。梁思汉也注意到了李虎丘对院子里的景物感兴趣,忽然破天荒的问了句:“家里来客人了?”李虎丘闻听,忙收拾心情道:“您好。”梁思汉没什么表情,却问了一句:“看到什么了?”李虎丘脱口而出:“您这院子很好,看到了天人合一。”梁思汉浑浊的眼神忽然变的清明些,道:“现在的年轻人懂得欣赏老燕京四合院的不多了。” 梁国宝傻眼的看着一老一少在院中聊天,说的内容他都懂,但其实又都不懂。老爹已经很久没跟自己说过一个字了,他甚至不跟任何人讲话已半年多。这是梁国宝半年来第一次听梁思汉跟人说话。梁思汉忽然看向儿子,面露不满之色,道:“客人来了怎么不会倒茶招呼?当了几天小流氓,连家里的礼貌都忘了吗?” 梁国宝更傻眼了,一动不动。“爸爸您这是……”梁思汉怒道:“真以为你爹老年痴呆了吗?老子没病,我就是睁眼看不到一个善类,一个个脑门子上都顶着个大钱儿,除了铜臭味,一点人情味儿也闻不到,所以才懒得跟俗人坏人讲话,你的这个朋友不错。”梁国宝还没反应过来,梁思汉又怒道:“你是不是当混子当傻了?没有出息的东西,古玩行里就找不到一口干净饭了?一棍子打趴下就没胆子起来的混账东西……”梁思汉越骂越激动。末了道:“回来干什么?”梁国宝忙给他引荐李虎丘,道:“爸爸嗳,这回您儿子算遇上贵人了,就是他,今天把我介绍给了多宝楼,明儿起,我就是多宝楼的二查柜了。” 梁国宝知道父亲的心结一半都跟自己不长进有关,这半年来他心中有愧,也一直不大敢跟父亲讲话。这才让父子间沟通更加困难。现在他又回到古玩行里了,在父亲面前总算有个交代了,这才忙不迭的献宝似的把消息告诉父亲。 梁思汉有些不大相信,狐疑的问:“他说的这都是真的?”李虎丘道:“举手之劳,也是他身上真有这个本事,够资格端那个饭碗。” 梁思汉这辈子饱经风雨,早修炼成以心眼观人的本事,从被小混混欺辱,李虎丘出现一刻起他就在观察儿子领回来的这个新朋友。他发现这少年跟以往儿子领回来的那些人绝不一样。打抱不平驱赶小流氓时这少年有霸气却不张扬,非经过大事者不能有此心境。在庭院中欣赏四合院时,李虎丘又表现的虔诚自然没有丝毫做作。正对了这老头的脾气。 庭院里,浓色大碗茶飘着芬芳,葡萄藤下李虎丘跟梁思汉对坐叙话。 “小伙子是东北人?”梁思汉把手扇子放到石桌上,“喝茶。” 李虎丘依言喝了一口,道:“是,从小在哈城长大,不过我籍贯是燕京的。”梁思汉闻听丝毫不以为怪,“知青的后代。”李虎丘说是。话题引入正题,梁思汉一指东厢房,道:“论理该让你住北屋正堂的,但家中许久无人打理,有些混乱,只好委屈你住到东厢房去,那里原来是我放书的地方,那混球知道我爱看书,倒是没忘记时不时清扫那里。”李虎丘自然不会嫌弃,也知道燕京人善于客套,北屋为尊从来都是主位,没道理让给客人居住。他点头一笑:“客随主便,还要多谢您不嫌我打扰了。” 梁思汉想起儿子进多宝楼的事儿,问道:“虎丘跟多宝楼的金三爷是什么关系?”不等李虎丘回答,又道:“说起来也有五六年没见过他了,不瞒你说,这古玩行里我生平只佩服三个半人,金三爷便是其中的一位。”李虎丘十分好奇他佩服的另外两个半人是谁,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金三爷是我师伯,我跟他学过三个月古玩行里的道道。”梁思汉忽然用古怪的目光打量李虎丘半晌,终于憋不住问道:“你可跟金三爷一起摸过金?”这老头眼光毒辣看出李虎丘是江湖人的做派,他从来都是直肠子,赤子之心不失,尽管多年来因此吃过很多亏,依旧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李虎丘丝毫不介意,摇头道:“金师傅不摸金多年,我才多大年纪,哪有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