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_第19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6页 (第2/2页)

   而且神庙的圣倡人数众多, 未必人人都与王是一条心。神庙距离长老院又近, 万一有人把消息泄露出去,对吉尔伽美什的“神性”将会是个致命的打击。

    吉尔伽美什紧抿着嘴,思考伊南说的这种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伊南小声地提醒他:“王难道忘了‘公民大会’?”

    吉尔伽美什双眼一亮,转过身,激动地伸出手,握住伊南的双肩,突然觉得这个举动太过亲昵,脸上一热,赶紧放开伊南。

    他一握拳,大声说:“王怎么就没想到呢?”

    此前乌鲁克人的“公民大会”确实开过一次,但是是基于长老会已经通过的议题进行再讨论,不曾涉及反对或是推翻长老会的决议。

    王还不大习惯这种集体决策的方式。

    但这确实是一条新路。

    吉尔伽美什重重地将右拳砸在左手掌心里,整个人精神焕发,眼里出现光彩。

    他说出的话却是老成持重的:“王要就这件事好好计议计议。”

    果然,吉尔伽美什没有马上宣布召开乌鲁克城的“公民大会”。他先实践了承诺,将早先随他一同出征阿摩利的一千名民夫,升格成为乌鲁克的“公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民”)。

    一直以来负责乌鲁克城墙工程的几名高级匠人也同时获此“殊荣”,他们大多满足了在乌鲁克“服役三年”的条件。与他们一样符合条件,获得公民资格的,大约还有四五百人。

    长老院听说王将乌鲁克城的“公民”人数增加了一千五百人左右,都没在意:毕竟他们此前做出的决议,讨论的是“两万人”与“五万人”的区别,而不是“两万人”与“两万一千人”的区别。

    随后,吉尔伽美什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打算召开“公民大会”。上一次参加“公民大会”的人,基本上都是已成年的男子。但是这一次,伊南说服了吉尔伽美什,让他允许成年女性一起参加。

    “女人也应当参与决策——乌鲁克也是她们的家园。”伊南说。

    就在吉尔伽美什正皱着眉犹豫的时候,伊南又补了一句:“王试着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女人们虽然不上战场,但是她们会负责守城时的后勤。关于抵御阿卡德人,她们的疑虑也不会少。如果现在没办法说服她们,将来守城的时候一定会有麻烦。”

    最后让吉尔伽美什下定决心的,是伊南的一句话:“女人是最慈悲也是最需要安全感的人,王觉得她们希望城里人多些还是希望城里人少些?”

    吉尔伽美什哑然失笑,当即拍板,召开乌鲁克城的“公民大会”。有资格参加大会的,包括所有拥有“自由民”身份的成年男子和女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