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页 (第1/2页)
但吉尔伽美什的问题是,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王,生来就号称是“半神半人”但却明知自己“普通”的吉尔伽美什,他对于卢伽班达说的一切,甚至苏美尔人传说的一切,都并不相信。 而他和伊南一样,都不是擅长面对死亡的人:他年轻,天生高贵,一身的勇武本领。 死亡对他而言,太过遥远且陌生。 “不如让我这个西帕尔来的小民夫说说孟菲斯那里的故事?也许你就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人死之后会迈向永生了?” 伊南扬起嘴角,在吉尔伽美什身边坐下。 年轻的王没说话,但是身体动了动,点了点头。 “孟菲斯所在的埃及,和苏美尔人的领土一样,也是一个坐落在大河边的国度。” “只不过那里的大河不是像幼发拉底河那样,由西向东。那条河是一条由南向北流淌,最终汇入大海的河流,那里的人管它叫,尼罗河。” 吉尔伽美什眉毛动动,似乎记住了这个名字——尼罗河。 “尼罗河有一个特点,它的泛滥是非常规律的,每年泛滥一次。每次泛滥,河水都会淹没广阔的土地,但是会给这些土地带来肥沃的土壤,在河水退去之后,这些土壤就是最适合耕种的农田——” “这比幼发拉底河要好些——”吉尔伽美什终于听进去了,并且给了伊南一句反馈。幼发拉底河相对于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并不稳定,这么多年来,苏美尔人都是依靠修建堤坝和泄洪的水渠来保卫他们的家园的。 “于是埃及人每天看到太阳从他们的大河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东升的朝阳给人们带来光明,又在遥远的西面沉入黑暗。周而复始。” “对他们而言,一切都是稳定的、规律的。” “那么,他们自然也会思考,人生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度过的这一世,只是陶板的这一面,翻过来另一面还有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们过着和今世一样的幸福生活……” 当初伊南学习西亚史的时候,就曾经学过这一段:为什么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出了与古埃及文明完全不同的生死观。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相应的生死观。 伊南说的,吉尔伽美什都听懂了,轻轻舒出一口气。 他突然伸出手臂,往伊南肩膀上一勾,勾住了他的“好兄弟”,点点头说:“朵,那是别人。” “你怎么想?当我们死了以后,我们会去哪里?” 伊南:“我怎么想?” 她总不能回答,人是由细胞构成的有机体,意识和思维其实都来自大脑活动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