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页 (第1/2页)
她的声音清脆动听, 虽然发音和当地人说话不完全一样, 但是别有一种韵味。 “那么以前你们究竟是为什么接受了贝币呢?”伊南大声发问。 乌鲁克的居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使用贝币,这事儿好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他们很多人一出生, 身边就已经有人使用这种“代币”了。 “换句话说, 你们觉得这种贝币有什么好处吗?”伊南问得循循善诱。 “就——轻便, 好带,数起来容易。”旅店老板格外捧场,抢着回答伊南的问题。 “对,就是这个道理。咱出门用不着赶一大群羊,或者是背好几袋麦子。”旅店老板的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还有,乌鲁克和埃利都的人都认,大家一说一枚贝壳到底该值多少麦子,大家心里都大概有数。”扛着擀面杖的面包房大婶儿极有气势地说,“最多生人会讨价还价,熟人那里都是一定的。” “那么使用贝壳和别人买卖物品,你们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吗?” “有有有——这小小一枚贝壳就值好多小麦和面包,收一枚贝壳,我整个面包坊的面包都送出去还不够,还得倒找好多面粉。”面包房大婶儿用力“哼”了一声,人群中某个投机取巧的小伙就浑身发抖。 伊南站在高处点点头:贝壳的币值过高,而且无法分割,这造成了交易时相当的不方便。 这时终于有人憋不住了:“我们最尊敬的女神啊,现在埃利都的人说着贝壳他们不认了,咱们以前辛辛苦苦都种出来的粮食,养出来的羊,都换给他们了,手里现在只有这些完全不值钱的贝壳……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伊南冲居民们微笑:“这个简单——埃利都人不认这些贝币,我认!” 神庙跟前的乌鲁克居民听见了这个答案,全都将信将疑:这不是埃利都来的贝壳吗?只有埃利都产这种贝壳,伊南就算想认……她又该怎么认呀? “有谁说说看,你们平时拿这些贝币向埃利都人换什么?”伊南继续问。 “可以换各种各样的水产、小鱼干、咸鱼、海贝、海草……还有海盐。”埃利都是一个靠海的城市,出产主要也就是这些,但这些产品对于乌鲁克人民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不吃这些,容易得大脖子病。 伊南点点头,说:“这些我都没有!” 乌鲁克的居民全都xiele气,却听伊南话锋一转:“但是我有麦子!” 对,女神有麦子,女神的神庙里拥有各地进献的祭品,拥有很多很多的麦子。 “你们手上每一枚完好的贝壳,都可以从我这里换到20‘席拉’的麦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