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节 (第4/4页)
眼天下,也不过寥寥数十位。 他自从归顺曹cao以来,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勋,所以此次征讨关羽,他奋然请命,曹cao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知道庞德的兄长庞柔在西川,故主马超也投降了刘备,但他素知庞德忠义,所以令庞德带兵与于禁合兵一处,组成七支精兵,担当先锋。 虽然曹cao信任庞德,然而统领七支精兵的老将于禁却不是很信任他,于禁戎马半生,早年便跟随曹cao东征西战,立下汗马功劳,以法治军,令行禁止,乃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并称为“五子良将”,五子良将除了乐进在去年逝世之外,其他四人尚存。 曹cao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所以曹cao很放心的将七军交给于禁统领。 曹仁听说于禁前来相助,不由大喜,见帐中众将谋士都面露轻松之色,唯有荀顗面色如常,沉静无比,想到之前三次不听荀顗计策,三次败北,若荀顗是年长之人还好,但他也不过就是个青年,于是曹仁愈发觉得羞惭难堪,竟然有种怕见到荀顗的感觉,便道:“景倩,今于禁军前来襄助,樊城无忧否?” 众将都将目光投到这个有着完美精致面容的名门公子,目光中带着敬畏,他们之中有许多跟随曹cao的老将,昔日看到过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等运筹帷幄于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时模样,如今这个名门公子似乎继承了上一代谋士的庙算之术,曹仁不听荀顗之言,导致大败,这耳光打在脸上啪啪的响,所以众将都开始重视这个公子榜首的言语。 荀顗微微一笑,笑容完美无缺,折扇华冠,气度洒然,只是拱手道:“愿将军遣某为于将军谋,可保樊城无忧。” 曹仁心中很是不舍的摇了摇头,劝道:“景倩何出此言,我樊城军中也需似景倩这般智谋之士,否则吾心不安……” 荀顗宽慰道:“将军太过看重景倩了,景倩感激不尽,樊城有伯宁辅佐将军,无忧矣。” 曹仁想到满宠几番献策与荀顗相同,虽然没有荀顗计策中的狠辣与攻击性,然而却胜在老成持重,于是心中微安,遣荀顗去助于禁,并当即写下一封书信,向于禁推荐荀顗,他怕于禁也看轻这个算无遗策的青年谋士,固执己见,导致兵败。 荀顗来到于禁军营之中时,只见营帐甚是齐整,下寨之地皆按地势,可据险而守,军中将士无不士气高涨,荀顗暗自点头,心道这于文则不愧为一代良将。 荀顗见到于禁时,只见于禁面容果决,气度威严,然而头盔之下的发丝却已染白霜,荀顗不由心生感慨,早年与魏王东征西战的那些将士谋臣,都已经英雄迟暮了…… 于禁只是匆匆瞥了这书信一眼,他出生贫寒,早年跟随鲍信讨黄巾,只是军中最为普通的士卒,如今有这样的地位,全靠自己的努力,看到曹仁将荀顗夸得算无遗策,可比昔日鬼才郭奉孝时,不由感觉这曹仁纯粹是拍颍川荀家的马屁,再看到这荀顗如此年轻,心中更是肯定这荀顗就是靠着家中余荫来混军功的…… 于是于禁不由淡淡道:“汝之来意,我已知晓,军中文书处理尚差一人整理,你愿担当否?” 荀顗脸上原本古井不波,听到于禁这番与曹仁一开始几乎相同的说辞时,不由轻笑起来,笑容完美,不带一丝烟火,他淡淡道:“听候将军差遣。”随即领命而去,心中却在想个法子脱身,这于禁如此固执,迟早会败于敌手。 一旁的庞德也看过了曹仁的书信,毕竟他名义上是这七军的先锋,地位仅次于于禁,他见荀顗离去,不由疑惑道:“于将军,曹将军可是说这荀散骑算无遗策,有神鬼莫测之机,将军为何弃之不用?” 于禁对庞德没有任何好感,这种降臣他是最看不起的,于是不由嗤笑道:“先锋有所不知,不过是一靠着父辈余荫的世家子耳,你勿多言,做好分内之事便成。” 庞德怏怏而去,却是对曹仁的书信深信不疑,主动去找荀顗问计了。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 第七十九章 白马将军威武 庞德来到荀顗所在的营帐时,见荀顗正在埋头处理文书,原本厚厚的一堆文书,被荀顗三下五除二,全部处理干净,庞德有些怀疑这荀顗是不是乱来,他蹑手蹑脚的走进营帐,荀顗十分警觉,不由抬起头,马上恭敬的向庞德行礼道:“庞将军好,不知来此有何见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