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节 (第1/3页)
这也是艾丽莎、阿列克夫斯基等很多主战派提出的方案。干净利落,不给对方留有任何思考的余地。 其实一开始阿列克夫斯基他们并没有想过要告诉段潮阳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段潮阳的确是一个杰出的指挥官,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然而段潮阳可不傻,他从各种蛛丝马迹之中推测出了所有的行动。段潮阳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他还是来到了围捕奥夫列的现场。 之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的奥夫列,在死亡的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直接跪倒在段潮阳面前,祈求段潮阳原谅自己。 奥夫列绝对是最想杀死段潮阳的人,他已经无数次给段潮阳设陷,。向段潮阳求饶,奥夫列是傻子吗? 恰恰相反,奥夫列比任何人都清醒和聪明。他知道无论是阿列克夫斯基还是艾丽莎,都绝对不可能放过他。只有段潮阳这个愚蠢的华裔,才会坚持什么天下大同的思想。 而且阿列克夫斯基和艾丽莎多半不会强行杀死自己,否则会和段潮阳心生间隙。这是大战之前,最忌讳的事情。 “其实我也不是坏人啊,我真的只是想活下去。这是没有胜利可能性的战争,我只是想要让人类的文明继续延续下去……” 几句话之间就,奥夫列就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一旁艾丽莎表现出了想要立刻把他击杀的想法,但是段潮阳果然犹豫了,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就算自己杀死了奥夫列又如何,地球上还有那么多的人不想战斗会当逃兵,难道真的可以改变所有人的想法吗? 所有人都在欢呼着,赶快把奥夫列给杀了,段潮阳却始终下不了手。 放映厅里,一旁的卡尔突然低声对孔修明说道:“看吧,这就是你们华国人的特点,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的善良。” 孔修明听了这句话之后,心里挺不是滋味,其实他知道卡尔说这句话是在打趣,并没有多大的坏心思。可是他也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辩驳,毕竟自己文化中有太多关于“善”、“礼”、“名”的教条。 《地球要塞》在灯塔国与苏盟争霸时期,能够同时得到两个阵营的喜欢,就是因为它比较客观地反应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不同角色之间的政治,这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结果。 每个民族的民族精神,贝塞尔都刻画的很好。同时电影也谨遵着这个脉络去展示,更难得的是无论是秦砚还是贝塞尔,都没有特意去强调某一种民族精神的好或者是坏。 比如说像这里所展现的华文化的“善良”,如果放在之前为了地球、人类而奉献自己,能让观众感觉到华文化内核中的奉献、大同、热爱和平。 但现在面对着曾经多次想击杀自己的敌人,却迟迟无法下手的段潮阳,只会让人感觉到华文化有的时候优柔寡断、缺乏血性。 同样在描写其他宗教、民族、国家文化的时候,作者都不留余力的去描述其双面性。 尤其是贝塞尔说起灯塔国的伪善、自私、虚伪,更是不留情面。否则当年,《地球要塞》也不会被灯塔国政府禁止。 别说在争霸那个年代,哪怕是现在、甚至十年后,都很少有这样的作品。 秦砚当初选择《地球要塞》这个ip,何尝没有这样的考虑——通过文化作品去重新塑造作为自己国家和文化的形象,一点一点的潜移默化改变。 当然秦砚也很公平公正,并没有去抹黑其他民族和文化,在描写艾丽莎等角色的时候,同样毫不犹豫夸奖他们。 许多的观众都能够在电影之中看到自己文化的影子,但又丝毫不会觉得自己被冒犯。 《地球要塞》能在全球各地都备受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终段潮阳还是亲手将奥夫列击杀。 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不能够有任何的善良和保留,否则最后受苦受难的只会是那些在前线,为了抵抗硅基生命而出生入死的士兵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