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5节 (第3/3页)
校里求老师,让老师给他想办法,说他想继续读书,读高中、考大学,想离开这个小小的县城。” “学校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他家里的父母是打死都不同意,觉得我们学校就是想赚钱。” “当时我们那儿九年义务教育根本就不强制,说着免费,但书本费依然照收。”[1] “家里让他回去种地,过几年就娶媳妇、生孩子。这就是农村数千年来形成的,没有办法抵抗的惯性吧。” “我,真的没有办法啊。” 说实话,王长勇在他的教育生涯之中,像这样的孩子没有看到过一百个,也有几十个了。 习惯了,冷漠了,而且也无能为力。 毕竟王长勇就是一所城镇中学的老师,从农村来读书的孩子不要太多。 按照正常情况,再等两三年,王长勇就会彻底忘记这个人。 如果说这个孩子当初为什么能够让王长勇记住,就是因为这个孩子是真的聪明,而且特别善良、特别开朗。 哪怕王长勇教了那么多年的书,有那么多的学生,但是这个小孩子的成绩在王长勇所教过的学生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特别的懂事。 真的特别有天赋一小孩儿。 所在他退学之前,王长勇还专门找上他,和他聊了几句。 “我还记得当时我给他说:只要你好好的努力奋斗,这个世界始终不会亏待你的,你一定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现在我还记得特清楚,他听了我的话之后,很认真地对我点了点头。” “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有钱人,然后我还要会学校读书。” “这件事情就这么也过去了,类似的学生实在太多了,我根本记不住。” 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之后,王长勇突然听到当地农村有一个男人犯了杀人抢劫罪,最后被判了死刑,而且就在他们当地执行。 本来就是个小县城,杀人犯这种“大新闻”立刻闹得满城皆知。 那个时候的报纸根本就没有什么隐私权,立刻把事情始末都报道出来,这个男孩从小到大的经历都被扒得一干二净。 甚至这个小孩当年在他们学校读书的经历也全部写了出来,甚至还专门找上了王长勇进行采访。 王长勇才感觉到有多么的荒唐。 也是和记者的交流,王长勇才这个小孩从小到大到底接受了多少的痛苦,有多少次不甘与挣扎,结果一次次被现实击倒。 这件事情,也就成了王长勇内心中的一个心结。 到现在王长勇都记得,记者的话筒就像耳光一样,扇在王长勇脸上: “你是人民教师吗?这明明可以避免的悲剧,你到底做了什么呢?” “一个出生于社会底层的孩子,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走,让自己的人生走到一个更好的台阶上吗?” 也是从这件事情之后,王长勇越发坚定,自己一定要在教师岗位上继续干下去,而且自己不能再想以前一样无动于衷。 从那之后,王长勇赞助了十几个因为没有钱而准备退学的学生。 这也是秦砚为什么会如此敬佩王长勇的原因。 在王长勇的故事里,他把自己给描述成为了一个没有师德的老师,因为他的疏忽,因为他的冷漠,让这样一个孩子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言语之中,全部都是对于自己的憎恶。 说完之后,王长勇还特别抱歉地说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