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节 (第3/3页)
创作宣传片的剧本。 说实话,在得知了秦砚邀请他们的目的后,有一部分不怎么高兴。 因为写剧本,其实也是一个难易差别特别大的工作,广告或者是宣传片的剧本,根本就不存在多大的难度。 你为了一个宣传片的剧本居然叫这么多业内还算是有名气的编剧到你们公司,华砚未必也太看高自己了吧。 然而当秦砚和他们说了自己的计划以及待遇后,所有人都感觉到惊讶,毫不犹豫参与了这一次秦砚的剧本创作。 秦砚的剧本一向都是业内另类的存在,秦砚从第一次创作剧本开始,便走上了和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无论是《古宅》、《守门人》、《大笑江湖》,秦砚的剧本都和国内其他导演完全不同,特别明显的全球化和商业化。 有的人会说,秦砚的商业剧本没有任何的艺术价值,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无数人以此攻讦过秦砚,然而明眼人都这道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如果问国内导演,想不想要拥有秦砚的电影剧本,95%的导演答案都肯定的。 在电影行业,能够赚钱的剧本就是好剧本。 当然秦砚所创造的剧本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要求,他这一次便完全是以以奥运会的宣传片作为一个实验品。 让这些导演陪着他一起创造,而他第一个剧本,就是《剑》。 这个剧本便是以案例的方式,一边自己进行创作,一边指导其他编剧进行学习。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这些编剧还担心秦砚会不会对他们提出任何强制性的要求,比如说需不需要他们签订保密协议,然后在他这里学习了剧本创作之后,以后在剧本创作方面会受到影响,但是秦砚没有任何的保留,这让他们感觉到很惊讶。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任何一个行业的潜规则。 甚至在一次内部的交流会议上直接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秦砚听到他们的话笑着说道: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你们从我这儿学到的东西能够超过我吗?如果可以超过的话我会特别的高兴。” 秦砚,真的完全没有任何的保留, 从大义来说,能够让国内的剧本创作水平变得更高,一直是秦砚一直的努力的一个目标,目前国内的创作水平按照传统的那一套小作坊模式持续太多年了。 编剧拿着剧本都出找投资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伯乐,谈何容易。 好不容易被人看上剧本了吧,然后别人有觉得你无名无姓、迫于生计,最容易欺负。 像赵广仁这样被迫成为一个枪手的情况可不罕见,很多编剧在成名之后,都痛述自己刚刚从业的时候,所遭受的各种黑暗。 好不容易混出了头吧,国内编剧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权力。资本方要怎么改剧本就怎么改剧本,国内数一数二的编剧,被资本气得直接离开剧组。 编剧,明明直接决定着影视剧的故事性,这可是电影、电视剧最基石的东西,然后,在华国完全不受重视。 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与机会,秦砚自然会选择站出来。 而从个人角度来说,国内类似于他这样的商业剧本越多,那么商业片的市场也会越大,越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审美。 如果这个世界上整个市场都是层出不穷好的剧本,那坏的剧本自然会遭到淘汰,不会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可是《剑》都发布了半个月,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写出能够让秦砚满意的剧本。 而且还有不少编剧,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退出。哪怕秦砚向他们许诺的条件再好,他们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和秦砚的观念、习惯完全不同,当然秦砚对于这一点也没有任何的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