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页 (第2/2页)
励机制来玩家沉浸其中,教育孤独症儿童的关键也是激励机制。”路一纯说。 肖萌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上午时分,这些房间都很热闹,每个房间都有十名左右儿童,他们在年轻老师的带领下组队活动,有些小朋友在玩体感游戏,有些小朋友聚在一起玩牌,还有些小朋友独自一个人写写画画。 “还有两层楼……一楼二楼是什么?”肖萌问。 “是候诊处。要不要去看看?” “去。” 如果说三到五楼像个儿童乐园,一二层就完全是肖萌理解的医院的样子。白色的墙壁,消毒水的味道,医生办公室、药房、测验室、实验室……各处都有长椅,大约有百来个家长带着小朋友坐在长椅上等待叫号,这里没有孩子叽叽喳喳的说笑声,有的只是偶尔的尖叫和哭闹声。肖萌循声看过去,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哭,他一哭,旁边的另外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尖叫起来,用手使劲的拍着塑料凳,似乎要和前面的小男孩比赛谁声音更大。一旁的护士走过来叫两个小孩子的家长控制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唯唯诺诺的对护士笑了笑,一低头看着孩子的时候笑容全无,眼神里都是无奈。 至于其他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些孩子咬着自己的指甲,有些孩子低声嘀嘀咕咕,还有的忽然乱跑起来,共同特点是,都不怎么看人,和周围格格不入,简直像是人群中的异类。 两人穿过气氛凝重的走廊,从这栋楼的正门离开,走到了室外——此时是六月底,因为前两天下了雨的缘故,天气非常舒适。 路一纯带着肖萌走到停车场后面的树荫下下的石头桌椅上落座,才开了口。 “中国对孤独症的认识很晚,”路一纯说,“对孤独症系统的研究差不多是九五年才开始的,这栋楼建起来也不过十来年。” 肖萌安静的听着路一纯的叙述,她已经隐约察觉到这位阿姨带她来这里的原因。 “路之航刚刚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没有这么好的孤独症治疗中心,”路一纯把手包搁在腿上,“在中国,孤独症儿童基本完全是父母——或者说是母亲的事情,因此,当孩子有了孤独症后,轻易的让一个家庭陷入绝望的边缘。” 肖萌轻轻问:“是吗?” 路一纯回头看了看小楼:“你猜猜看,这栋楼里这些小朋友的父母,有多少是离异的?” “……我不知道。” “百分之三十。据我的统计,孩子患有孤独症后,父母超过三分之一会离异,孩子基本都是mama带。如果你能在这里等到下午五点半放学,你就会发现来接孩子的大都是孩子的母亲或外公外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