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全城封锁 (第3/3页)
门外传来李牧的轻声呼唤。 陈政缓缓睁开双眼,梦里的画面还在脑子里闪动着,仿佛真的发生过一样。 吃过早饭,魏无忌在和陈政窃窃私语了一番后,独自坐上马车、带着随从离开了驿馆。 巴清和蜀郡大汉们在驿馆里打点着行装,做着返回蜀郡的准备。 陈政让老仆人找来一辆马车,带着韩非和李牧在咸阳城里品味着这座战国古都的风土人情。 李牧再不敢让湛卢剑离开自己的视线,用麻布将剑包裹着背在了身上。 韩非和李牧头一次来咸阳,坐在马车上不住向外张望着,似乎是在寻找秦国为什么让东方六国胆战心惊的原因。 时至正午,陈政一行人在路边找了一家酒肆歇脚,李牧时不时和店里的伙计闲聊着,在看似家长里短的对话中,却隐藏着不可言传的目的。 陈政心里盘算着,等到天色渐晚之时,到芈宸府上取出嬴柱赠送的几个箱子,悄悄带回驿馆,免得让魏无忌发现后又是一番盘问。 恰在此时,韩国别动队队长带着几个人探头探脑的出现了,陈政一看也是笑了“你小子胆儿挺肥呀?连秦国太子大姐夫的金子也敢抢。” 队长苦笑着表示,弟兄们常年驻扎在外也不容易,挣点儿外快理所应当嘛! 哪知这位队长带来了一个紧急情报,秦王突然下令,咸阳城四门紧闭,搜拿各国jian细,尤其是赵国人,要见一个抓一个、抓一个少一个,全部关进大牢里先。 陈政和韩非、李牧都大吃一惊,陈政心想,我怎么计划明天走,今天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呢?秦王早晨吃错药了还是咋地?可自己现在是卫国人,韩非是韩国人,那李牧岂不…? 韩国队长又补充了一条情报,根据可靠线报,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乃是范睢。 hat?陈政回想起前一天晚上的种种情形,不禁细思极恐。 事不宜迟,风紧扯乎,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幸而此处距阳泉君府不远,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那里,芈宸却出门赴宴去了。 不过据门人说,阳泉君出门前有所交代,待吕公子来取箱子时,务必多行方便。 老仆人驾着马车在前,韩国队长坐在韩非旁边护驾,后面三辆马车由韩国队员驾驶着,直奔驿馆而去。 在去往驿馆的路上,只见一队队秦国大兵手持长戟,在咸阳的街巷上快步穿梭着。 即将接近驿馆时,老仆人一勒缰绳,伸手向前方一指,却见几排秦国兵士正在驿馆门前“向左向右看、向右看齐”的列队,一个军官打扮的人正手持长剑发布着训令。 老仆人在陈政的授意下快速混进了驿馆,从陈政的房间里取出一个布袋,又从驿馆后院儿的角门溜了出来。 当李牧得知老仆人冒险取回的只是几卷竹简时,打趣道“吕大哥怎不把那些个楚国佳人记在心上,却单单记得些个竹简?大哥真是有别于常人、教人不可捉摸啊!” 陈政一笑道“美女长得再美,不过些年光景便会肤容变色、化为尘埃罢了,怎可比这《道德经》千人万年教化人心呢?!” 韩非听了,在一旁也是点头称是。 在陈政的指挥下,车队朝着咸阳城的南门一路急驶,韩非和李牧更加不解,即使是返回邯郸,也是从东门出城才是,如何去往南门?况且此时四门已被封闭,如何出得城去? 陈政解释道“今日之事来得蹊跷,恐是范睢为了拿住李牧、夺回湛卢剑才使出的障眼法。若果真如此,东门必定盘查甚严。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车到山前必有路,待会儿你们别说话,只管见机行事便是。” 李牧突然道“即使咱们能侥幸出城,吕大哥来不及与信陵君和巴清他们道别也就罢了,可荀子先生不是跟大哥约好同行了吗?” 陈政这才想起来,怎么把荀子给忘了? 韩非看着陈政既为难又痛苦的神情,当即表示,自己可以留下来接应荀子,且让韩国队员先随吕大哥离开秦国。 陈政一想,何不借此机会让荀子和韩非建立一下感情呢?于是当即表示赞成。 行至咸阳城的南门,只见前面大门紧闭,一行行秦国兵士似门神般神情肃穆,现场一片如临大敌的景象。 坐在马车上的韩国队长拔出剑来,一副要冲出去的架势道“跟他们干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