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节 (第3/4页)
半场的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把重点放在了下半场球员们该怎么打上面。主要还是在球权和如何防备对手打身后的,这些平时训练的时候已经讲了好多,这次只是结合着对手针对性的说一说,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球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 下半场由阿尔克马尔先开球。 站在中圈的托马森和德罗巴把球传到了后场,他们也快速向前跑,准备压制对手的后防线,下半场他们的任务依然是把对手压制在他们的半场。 上半场被对手狂攻失掉两球,下半场鹿特丹斯巴达不愿意再继续防守,他们在阿尔克马尔开球之后就把后防线大举前提,玩起了反越位战术。 阿尔克马尔的中锋德罗巴虽然爆发力十足,但是转身和速度不能算是顶级射手,尤其是不善于像因扎吉那样游走在越位和不越位之间,他就是靠着强悍的身体和后卫硬抗,从人堆里杀出一条血路,或者在后卫的包夹下拿住球,给队友制造机会。 反越位战术让阿尔克马尔有些不太适应,下半场开始不到十分钟,德罗巴就两次掉进了对手的越位陷阱之中,让阿尔克马尔打得有些沮丧。 姜牧看到了这种情景冷笑一声,马上走到场边,向德罗巴大喊,“迪迪尔,你和托马森换一下位置。” 德罗巴听到了姜牧的喊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向姜牧做了一个ok的手势。 接下来,机会主义前锋托马森来到了中路,而中锋德罗巴则来到了托马森所在的边路。 阿尔克马尔并没有换人,这种锋线上的位置交换并没有引起鹿特丹斯巴达的太多警觉,他们依然把防线大幅度前提,在打反越位战术,对阿尔克马尔的半场进行施压,想把球权更多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托马森和德罗巴不一样,他在后期被誉为“比因扎吉还因扎吉”,他的技术精髓就是两个字“抢点”。大多数时候,他总是喜欢和对方的后卫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在己方助攻球员传球的一瞬间,先于对方后卫判断出球的轨迹和落点,在第一时间快速启动,用简单实用的动作入球得分,难得是他总是可以拿捏好启动的分寸,这个时期的托马森当然还没有后来那么强,可是这种特点却早已经显示了出来。 鹿特丹斯巴达的球员对托马森有所了解,但是没有那么深刻,而且就算是知道也没有多大用处,你不可能一场比赛九十分钟都不疏忽一点,这种球员有的是耐心,他们可以一场比赛的八十九分钟没有一点表现,但是当他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剑封喉的时候。 托马森来到中路之后,阿尔蒂多雷抓住机会给托马森传了两脚球,不过一脚被对手的后卫拦截了下来,另外一脚传球,托马森启动的晚了一点,皮球被守门员没收。 下半场斯巴达打得比上半场顽强的多,不过占据主场之利的阿尔克马尔还是去的了控球上的优势,皮球更多的掌控在阿尔克马尔球员的脚下。 有了控球权就有了更多的进攻机会。 比赛进行到第六十五分钟的时候,德罗巴拿球,他的速度很难摆脱对手的边后卫形成突破,他便从边路向中路横切,想借机打门。 中路的托马森向边路走,给德罗巴腾出活动的空间。 看到是德罗巴这个魔兽向中路走,感觉到危险的中后卫马上出来,他想和紧跟着德罗巴的前卫夹击德罗巴。 德罗巴看到射门和突破的机会都不大,便把球传给了要球的阿尔蒂多雷。 阿尔蒂多雷经过前两脚的传球失误找到了托马森的跑位特点,在德罗巴传球过来的时候,他拉球转身,转了三百六十度的圈,甩开了扑过来的防守球员,然后脚弓一推,送出了一脚直传球,打向鹿特丹斯巴达后卫的身后。 正向边路跑的托马森似乎提前就预料到了阿尔蒂多雷的传球,几乎是在阿尔蒂多雷传球的同时,他就突然半转身前插,摆脱了防守他的中后卫,这个时候皮球也正好滚到他的身前,托马森紧追着皮球来到了禁区,在守门员出击碰到球之前把球一捅,皮球从守门员的裆下滚进了球网。 从传球到射门,托马森就碰了皮球一下,而皮球就进了。而这个时候鹿特丹斯巴达的后卫们还举着手示意托马森越位呢,他们根本就不能想象托马森怎么就能够在这瞬间完成突破,丹麦人的速度并不算多快啊。 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