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页 (第1/2页)
与其在别人手下、按照别人制定的规则摇尾乞怜, 不如做那个制定规则的人。 他要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当然,也并不是说他要起兵造反,如今是太平盛世,虽然朝廷也不乏有诸多问题,但不算致命。大梁朝如今正是一个朝代最鼎盛的时期,无端挑起战争,受苦的只会是百姓,所以他不会这样做。 只不过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给自己谋点便利罢了。 他埋在京城里的棋子已经布置好了, 只需要慢慢发酵就好。所以那边暂时不用担心, 眼下既然来到了庆县, 那就先把庆县治理好。 庆县属于偏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山多水,耕地面积少。因此县中百姓十分贫困。 晏卿刚来,先用几天时间整顿了县衙里的吏治,对于那些下马威和地头蛇,他雷厉风行的解决了,反过来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让对方知道他不好惹。然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展开了。 他又花了一个月时间,走访当地百姓,调查水质、土壤、气候环境等,然后心里逐渐有了发展方向。 首先,山地一定要利用起来,不过不是开垦梯田,毁林垦田对环境的危害太大,若是他推出了这个办法,其他地区有样学样,但他们又不懂得保护环境,过度毁林,改做梯田,那就不好了。 他打算把一部分山林改成果林。 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水果,杨梅、枇杷、荔枝、柑橘、苹果、桃等。 水果种出来,可以酿成果酒,制成果脯、果干、甚至是水果罐头,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很好的经济来源。 当然,这是长期发展路线,在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让他们去种果树,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样高产作物来让百姓先吃饱肚子了。 后世的高产作物有很多,土豆红薯玉米都是,而且他空间里也都有。但土豆和红薯需要根茎种植,推广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普及,可能至少要三四年才能在全县推广开来。 这样他的任期都过去了也未必能推广起来,太慢了。 所以他就想到了南瓜。 南瓜就非常合适了。 首先,它是用籽种植,长出来的果实可以继续留种,便于迅速推广。 其次,它不挑地方。南北都能种,甚至不用良田,田间地头路边沟,随便哪里都能长。 最重要的是,它亩产高,在后世可以达到亩产一万斤的喜人产量。古代的生产水平条件比不上现代,但即便只有后世三分之一的产量,那也有三千多斤呢!再差的话,十分之一总能达到吧? 在古代,平均粮食亩产一两百斤的情况下,出现一个亩产一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