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档案_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节 (第3/3页)

:“陆队,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一趟理化实验室,问毒检结果。”陆俨淡淡答了,又扫了眼似笑非笑的薛芃,问:“你们呢?”

    孟尧远让开门口,让陆俨和姚素问先出来:“我中午还没吃,这会儿饿了,去食堂看看还有没有剩饭。”

    说话间,四个人也调换了位置。

    “哦。”

    “哦……”

    擦身而过时,陆俨和姚素问异口同声的发出一个音,只不过一个平静,一个却是语调上扬。

    陆俨“哦”这声,薛芃没觉得有什么,就像是应了一声,反倒是姚素问那个上扬的语调,就有点古怪了,好像只有熟人之间才会这么应对,而姚素问也不像是自来熟的性格。

    薛芃不动声色的扫过去一眼,只见姚素问一直正盯着孟尧远看。

    只是薛芃还来不及确定更多,这时就听到陆俨问:“那你呢?”

    薛芃又转开视线,对上陆俨。

    薛芃笑了下,余光扫到姚素问的眼神,便故意说:“哦,我陪他一起去,正好活动一下。”

    陆俨动了动嘴唇,刚要说话,却不防姚素问率先接茬儿道:“师兄,你吃饭还要人陪啊?那不如我陪你去吧,正好可以跟你聊聊,多了解一下工作环境。”

    孟尧远有点傻眼:“啊?这……”

    可孟尧远还没反应过来,姚素问就折回电梯,站到孟尧远另一边,还隔着孟尧远对薛芃笑了下:“师姐,你不会介意吧。”

    这一招可真是始料未及。

    薛芃垂下眼,无声的笑了一下,很快就走出电梯,还对里面的孟尧远说:“慢慢吃,多吃点。”

    直到电梯门合上,将孟尧远诧异的表情关在里面,薛芃这才转身,看向陆俨。

    陆俨也正低头看她。

    安静两秒,薛芃说:“看来你的相亲对象,已经心有所属了。你怎么好像也不紧张。”

    “嗯?”陆俨明显愣了一下,反应了一下才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你是说……姚素问对孟尧远有意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薛芃无奈的摇了下头,直接越过他往来路走。

    陆俨跟上去,边走边说:“其实我中午就想说了,就是走个形式,是两家家长的安排,不是我要去相亲的。”

    “哦。”薛芃就一声,好像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不感兴趣。

    等两人来到痕检科的实验室门口,薛芃准备进门,却见陆俨也跟着停下来了,她才说:“你不是要去理化么,前面就是。”

    陆俨却说:“刚才姚素问说了,还没出具体结果,我想还是先看其它物证。”

    作者有话要说:  钟钰就是每个月看望陈凌的朋友→_→,估计没猜到的也看过留言区了吧~

    以下是一篇废话,可略过。

    红包继续么么哒!

    ……

    因为写这篇文看了一段时间工具书,对刑侦、刑技有一点小体会:

    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看刑侦或是心理推理剧,中外的都看过一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近十年,重推理轻技术的,尤其是一些犯罪心理、心理画像为主导的剧越来越少了,甚至快没有了。就算偶尔出一两个这类的,也都是讲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案子。

    因为那时候的科技不够发达,人的力量就可以夸张,心理分析会特别出彩,中外都出过,几句话就拼出画像。

    可是这种靠推理侦破的案件,等到了法庭上,又会遇到证据不足的问题。以前很多港台剧都是,好不容易抓到真凶,但就是因为证据不够有力,最终无罪。

    当然还有反过来的情况,虽然证据不足,可是犯罪嫌疑人认罪了,结果导致这个人坐了很久冤狱。

    还有一些案件,因为人力有限,技术达不到,就成了悬案。比如白银案,人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后来因为技术突破,当初留下的物证才在新技术检验后,锁定犯罪嫌疑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