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博物馆_第34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9章 (第2/2页)

“嗯,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

    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

    我记得你那个计划书里,提到过市场培育,艺术家培养。

    你搞这个座谈会,是不是就是为培育市场做准备?”吴新平微微点头,然后笑着问道。

    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吴新平也看出来了,自己这个徒弟。

    干事,看似激进,实在是稳妥。

    他每一步都是在铺垫,再铺垫,稳扎稳打,直到最后无声无息的取得成功。

    “对,就是为了培育市场做准备。

    我要培育的市场不在国内,或者说,市里让我来,也不是为了国内的艺术品市场。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香江。

    我打算选一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到香江去做宣传,做展览。”张俊平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的打算。

    “你打算怎么选?”

    “签约!愿意和我们签约的艺术家,我们会重点推广。”

    “那不愿签约的怎么办?”

    “暂时没有办法,尤其是像您这个年代的,在国内已经成名,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名望的。

    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他的作品。

    然后再进行推广。”张俊平很坦率的说道。

    “你小子!”吴新平自然明白张俊平话里的意思。

    尽可能多的收集作品,就是为了在推广之后,保证利益最大化。

    不然,自己手里没有几幅作品,费一番力气,把人推出去了,人家成名了,作品大大的升值。

    这种冤大头的行为,张俊平肯定不会去做。

    第二百四十章 世态炎凉

    “你打算如何收集那些老家伙的作品?”吴新平笑着问道。

    “涨价!原来您收一幅画就给一块多钱,有的几块钱。

    现在,我涨价,百倍的涨价。

    启功、吴作人,吴冠中,范曾,崔如琢,黄永玉这样的名家,全部涨价一百倍去收他们的作品。

    当然,这个还要师父您出马才行!”张俊平笑道。

    拜师不能白拜。

    当师父就得出力。

    想要把现在活跃在国内书画圈的那些艺术家的作品拿到手并不容易。

    能够达到他们现在的地位,都不差钱。

    不是说,我涨价百倍,就能顺利的把所有人的画作都拿下。

    那不可能,只能是痴人说梦。

    至于说培养艺术家,那是在艺术品公司站稳脚跟之后,才能进行的事情。

    也不是短期一年两年就能见到成果的。

    是一个长远的投资。

    现在,能够快速拿到成果的就是这些活跃在书画圈的当代艺术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