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梦_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5) (第3/3页)

明一下,通篇可能不是太流畅,没有办法完全还原过去的细枝末节,文中所提及各位手作匠人与作品良莠等问题,仅代表个人浅见,并不与市场运作及所涉相关人士名誉地位挂钩,请勿误有他意。同时作为一名玩家,需要指正的地方有很多,还望同好中人多多提点,千感万谢。

    元年初始,很多核雕作品并没有落款,也没有原料大小之分,价格颇为色伊。

    虽然回想过往的价格,心里五味杂陈,但在当年的物价,对于月薪族的人来说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其实真正经过把玩后出效果的也就那么几件,不少作品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上手盘玩,甚至连存放的要求也很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玩核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莫名其妙就变成了独行侠,也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或欣赏这门手工艺的魅力所在。

    “工”胜于一切名头,实实在在的看作品本身。

    落款、证书到底能不能百分之百的确保作品的质量,大家心知肚明。

    盘玩为首,收藏为辅,投资就拉倒吧。

    玩物一件,本来就是图一乐。如果不能上手盘玩看变化过程的核雕作品,从本质上说就失去了大部分乐趣;至于收藏一说,不以价格为唯一衡量标准;投资不考虑,风险太大,论回报率也是低值。

    近五年来,入手作品数量年均十来件,每一件几乎都是非你莫属,加之多年来的积累,为了避免束之高阁,适时的控量,这样就产生了流转易物。以玩养玩在圈内不稀罕,只要以真待人,都是行得通的,现状也就做到了“经手既是拥有”,仅此而已。

    在谈及“苏工”、“老苏工”一词时,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舟山村,那里除了须、殷俩大族系、钟家一系及其徒弟们,能够体现苏州核雕的古朴拙味之外,还有一些“埋头苦干”远胜于名的师傅。

    缪小明老师虽然名声在外,但功力保持,作品质量一直有保障,精于浮雕技法,刀法细腻不失灵动。早年间的圆雕作品也称得上苏工典范,《西厢记》与四大天王中的《广目天王》也只是晚辈能力范围内所能收入囊中的作品。

    如果说缪小明老师的技法源于少时的木工基础,那么任敏华老师算得上“气质型”匠人,也是个人非常推崇的几位老师之一。

    之所以偏爱任老师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其作品满足了我各项把玩与收藏的条件,从原画作的还原呈现、布局设计、人物形态神韵的把控、细节处理等都很到位,更深深抓住我眼球的就是那一手漂亮的字,敢问有几人能把落款署名搞定了还能写像样的。

    任小明老师算是个奇才,动物题材作品的刻画不但形似,连神态也惟妙惟肖,当年《全家福》系列作品可圈可点。

    胡海生老师和敏明老师早年间的作品以吃刀深出名,人物神韵尤佳,经过把玩之后呈现出钻石切面效果,阳光映照下很是亮眼,只可惜两位老师后续作品再无创新。

    之所以称其为匠人,是因为拿着匠人的酬劳奉献着大师级的作品,绝非嘲讽之意。《八宝观音》、《鸟语花香》、《十八罗汉》等作品都是当时力作,功力不逊色于某大师,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很少人能有机会接触到其作品。

    所以当年有个玩笑,同时期某大师作品有明显差异的话,那么好的就是汝雷本工。时过境迁,不说也罢,《十八罗汉》小籽作品周福林、周泉根老师也很出彩,只是不太会营销推广,少有人能亲自感受。

    海派,能算沪上特色吗?算吧,必经有个“海”字嘛。晓亮的《夜夜生财》、《八大财神》风靡一时,打破传统的做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其师王鼎新更是技高一筹,美院出身的他,乃是沪上牙雕泰斗顾振鹏先生的关门弟子,其在不同材质上执刀雕琢出的佳作也是获奖无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