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页 (第1/2页)
“好,那我们先回去了。” “东哥,嫂子再见!” 看郑向东点头之后,他们脚步雀跃地离开。 等他们走了,刘茵才问:“怎么突然让知青和队里的高中生一起学习?” “公社的教学水平肯定没有城里好,知青们多年不翻书本,但想捡起来也不会很困难。咱们队里好不容易有几个高中生,如果能通过这次高考考出去,整个大队的人都会高兴。” “咱们去京市定居,大队长肯定很惋惜,你可是他最看好的接班人。” 郑向东回首一笑:“不,我能考上大学,大队长一定会为我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都透出nongnong的学习氛围。恢复高考在知青们看来,是回城的唯一希望,而对于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这是一步登天的最好机会。 郑向东在家里的复习进度很不错,偶有不懂的地方问媳妇儿也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如若不是知道媳妇儿意志坚定的不想读书,他真想抓着她一起去高考。 看着媳妇儿和闺女他们玩的开心,郑向东并没将这个念头放在心里,正如媳妇儿不会干涉他一样,只要媳妇儿觉得快乐,他也不会试图左右她的决定。 后来几天,不仅谢教授又陆续寄来一些数据,已经工作多年的胡兵也给大队寄了许多学习书籍。 郑向东偶尔也会去学习小组和他们一同学习,共同探讨。 学习小组的人发现郑向东的基础非常扎实,知识面也很广,甚至连英语都很不错。 整个大队人都知道,郑向东没上过几年学,能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只可能是那位大学教授交给他的。 时过境迁,现在也没人会说,而且郑向东很乐于助人,他来学习小组的时间虽然不多,但大家有不懂或者无法确定是否正确的问题都会记下,等他来之后,请他一一指导解答。 如此一来,郑向东俨然成了学习小组的指导老师。 郑向东并没有不乐意,帮他们解决问题,他能温故这个问题,也能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两全其美。 刘茵两口子问过二柱和大壮他们想不想参加高考,二柱和大壮全都摇头,学习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很羡慕,却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但他们会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后一定考大学。 刘祖知道姐夫要参加高考之后,也过来问jiejie需不需要帮忙。 “刘祖,你没想过参加高考?我记得你上过初中。” 他苦笑着摇头:“那时候天天在学校瞎玩,啥都没学到,我肯定考不上。” “没试过咋就知道考不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