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8节 (第3/3页)
第二百三十章 赐婚 上梁不正下梁歪。永城侯自己就有些欺软怕硬,捧高踩低,就不要说身边服侍的人了,有样学样的,平时要体面,看着藏得还挺好,时候长了,难免露出几分来。 太夫人都被自己的儿子嫌弃了,何况那些下人? 大家听说也就听说,没谁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去安抚她,更有好事者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都传到了侯夫人耳朵里。 侯夫人心里一动,把这话又传到了永城侯耳朵里,还道:“母亲这脾气,也太急躁了些。我这做儿媳妇的不好说,也只有您能劝劝了。 “当初人家来永城侯府的时候,你们没有正经的认个亲。如今人家歇了高枝,母亲就想着要认亲了。真的把懿旨下到了我们府里,我们府里怎么接?以什么名义接?对外又怎么说? “是不是要把当年的事都说一遍? “老侯爷的颜面在哪里? “你们这些做兄弟的当时在做什么?怎么也没有给小姑奶奶说句话?撑个腰? “那时候您和两位叔叔年纪可都不小了。” 永城侯听着,额头冷汗直冒。 宗室的子嗣要上玉碟,功勋之家有爵位要继承的,子嗣也要报吏部一声的,混淆血脉,要是追究起来,也是可以入罪的。 如今朝堂上形势复杂多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永城侯府。平时犯点错可能也就是被皇上斥责几句,现在犯了错可就不好说了。 他忙道:“这件事你先压下来,别让人乱说。我心里有数了。” 这就是说会管管太夫人这张嘴了。 侯夫人满意了,安安稳稳地睡觉去了。 永城侯则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玉春堂,之后太夫人就“病”了,而永城侯和太夫人的关系越发疏远了。 侯夫人装着不知道,悄悄地打听永城侯都和太夫人说了些什么。 过了几天潘嬷嬷才打听到,说是永城侯劝太夫人不要多管闲事了,当年事大家心里有数,以后就当亲戚来往就行了,没必要非要那排场。谁知道却被太夫人骂了一顿,说家里弄成这个样子,都是他这个做大哥的没有做好表率。 “侯爷气得不行。”潘嬷嬷低声地道,“回到书房砸了好几个茶盅。太夫人年纪越大,这说话就越发随心所欲了。” 侯夫人才不管这些。 早年太夫人当家,她那是毕恭毕敬的,可太夫人行事太没有谱。若说从前孩子还小,她顺着就是了。可这些年,她越是顺着,太夫人就越不好服侍。这都是小事,问题是先进门的两个儿媳妇,如今也受了影响,以后这家风可怎么得了。 为了孩子,她也不能任由太夫人乱来,得让太夫人安心安意地歇在玉春堂才好。 还好王家表小姐进了府,不然有些事可真不好办! 侯夫人想着,就去了柳荫园,问王曦这边有没有什么要帮忙了,还拉着她的手道:“六条胡同离这儿也不远,你有空了就回来玩。”又道,“好在是你三jiejie和四姐都嫁得不远,你们也要多走动才是。” 能这样安安稳稳地从永城侯府出来,王曦觉得已是难得,但和常妍来往,大可不必。不过她还是笑吟吟地应了,等到了正月二十就开始搬箱笼。 太夫人气得不得了。 王曦知道后,派了个丫鬟去跟韩氏的丫鬟嘀咕:“那么好的院子,王家小姐走了,也不知道便宜谁?” 韩氏一听,立刻上了心,在太夫人身边尽心尽意地侍了几天疾,就传出了王曦走后这园子会给韩氏和常三爷住。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 侯夫人还有两个儿子等着结婚呢! 几房掐来掐去的,王曦暗中窃笑,搬去了六条胡同的宅子。 那边是王家帮着置办的,那更是处处都按着王曦的喜好来。进门那一蓬迎春花趁着春日开得灿烂,明艳逼人,旁边的西府海棠更是红艳艳的,喜气盈盈。 “这花匠不错。”王曦赞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