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3页)
郑思远回来的第二日,傅清芳就进了宫,找皇后求了两个嬷嬷两个侍女来。 那两个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了,出来就是养老的,至于那两个宫女,身上都是有些功夫的,傅清芳求了这几个人来,就是怕郑思远狗急跳墙,暗地里给她下绊子。 郑思远久经沙场,光是看两个宫女走路的姿势,就知道那两人不简单,联系一下傅清芳从宫里求人的时机,他还能不明白吗。 夫妻两个的关系自然是更加恶化了,平日里他们尽量不碰面,即使在郭氏的宝乐堂里碰上,也不会跟对方说一句话的,权当对方是个透明人。 郑思远这次回来,是给皇帝献宝的,献出的宝贝,自然就是红薯了。 郑思远献红薯的时候,实在朝堂之上,他把红薯的产量这么一说,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在边城那样的地方,红薯的亩产量都能有四五百斤,要是在环境稍好一些的地方,亩产量恐怕还得更多。 按照苏月凉所说,红薯的亩产量可以达到千斤以上,郑思远完全可以把红薯的亩产量报的更高,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要是他是新帝的心腹大臣,自然可是往高里说,让人们对红薯能够更加重视,也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 可是他是新帝的心腹大患,要是把产量说的太高,结果却没有那么多,到时候一个“欺君之罪”的罪名压下来,他可就完了。 不过他在朝堂上也说了,今年边城降雨稀少,只在夏季下了两场雨,一般的农作物,亩产量不过百斤,红薯的亩产量却有四百多斤。 这样一对比,谁还能不知道红薯的产量高呢。 这还是第一年栽种,要是等红薯适应了大楚朝的气候,亩产只会更多。 民以食为天,一样抗旱高产的新粮种意味着什么,满朝的文武百官并坐在椅子上的那位自然是明白的。 新皇得了红薯,赶紧就让人按照郑思远说的方法种了下去,还特意在皇城里选了一块沙土地种下红薯,就想看看这红薯的产量到底有多高。 郑思远本来是三皇子的心腹,在新皇登基之后却来了这么一出,很明显的,他这是像新帝投诚的。 只是不知道,他投诚的这份礼物,能不能让新帝满意呢? 郑思远献上红薯的事,傅清芳当然也知道了,不过她没说什么,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她虽然跟郑思远有私仇,可在这件事上,傅清芳绝对是不会给他使绊子的。 至于郑思远为什么要给新皇献上红薯,傅清芳稍微一想就知道了,他这是跟新皇投诚呢。 只是这诚意到底够不够,傅清芳心里想,大概是不够的,献上红薯之后,要是红薯真的那么高产,郑思远在朝堂民间一定会名声大噪的,新皇或许会因着这个不要他的命,但是也绝对不会再跟前朝那样重用他的。 郑思远以后到底怎么样,傅清芳可没什么闲心来替他cao心,她自己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吃饱了撑的去为郑思远cao心吗。 献上了红薯之后,郑思远只在家里待了十几日,就回了边城了。 这次他回长宁城,也不是专门来献红薯的,是被皇帝召回来的。 郑思远走的时候,傅清芳送都没去送他,就当做不知道自己名义上的丈夫要走似的。 郭氏见儿子儿媳互相之间冷漠的很,可是把郭氏给愁坏了。 不管儿子有多少女人,又是多么宠爱苏姨娘,傅氏才是儿子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要跟儿子同甘共苦共同支撑侯府的,现在他们两个如此不和,她在的时候还能压服着点,等到她不在了,侯府的两个主人之间互相都不说一句话,让外人怎么看? 儿子虽然是个男人,可要没有个女人帮着打理后宅,教养子女,这侯府还能支撑的下去?再说了,傅氏又是个有心计的,要是她给儿子下绊子,儿子能防得住? 傅氏呢,虽然她被封了县主,有心计又有手段,可不得丈夫的喜欢,对她跟她的几个孩子都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的儿子郭氏知道,就是个死倔死倔的,要他跟傅氏低三下四地去认错,恐怕是不行的,那就只能从傅氏这边下手了。 郑思远走了之后,傅清芳来郭氏的宝乐堂回话,寻了个空郭氏就说道:“俗话说的好,少来夫妻老来伴,这天底下,还是夫妻关系最紧靠,这儿女大了,个人都成家立业了,最后守在身边的,不还是那个人吗。清芳,我知道你心里埋怨思远,那件事是他做的不地道,可他知道错了,这次回来不是跟你赔不是了嘛,你看在我老婆子的面子上没救饶了他这一回吧。” 傅清芳没想到郭氏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要是以前,她可不会这样用算的上低声下气的语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