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节 (第3/4页)
行的民航班机都必须让路。 …… 五个小时前,伊斯兰堡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在地窝堡国际机场降落,一个长头发戴眼镜,浑身散发着艺术家气息的日本籍游客提着他简单的行李转机飞往江东省城。 边检人员查验了他的护照,又扫了一眼电脑上的通缉令,很明显,这个稍微猥琐的日本人绝非国安部正在找的那个叫刘子光或者刘锦荣或者其他什么狗屁名字的人,这个人叫船越斋男,护照上盖了很多戳,是那种喜欢天南海北到处旅游的闲的蛋疼的有钱日本人,这种游客边检人员见过很多。 船越斋男的时间卡得很准,一小时后他就上了飞往江东省城的航班,数小时后抵达机场,下了飞机直接打的去火车站,买好票之后,打了一个回伍德庄园,问道:“怎么样?” 李建国答道:“刚和胡老板通过电话,一切正常,大概是你神经过敏了吧。” “好的,我知道了。”刘子光挂了电话,提着行李进了火车站,此时夜幕已经降临,火车站对面的人工湖倒映着霓虹灯,格外美丽。 1272 义不容情 凌晨时分,刘子光走出江北市的火车站,东方泛起鱼肚白的天幕上依旧星光熠熠,出站口上方的昏黄的灯泡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射在广场上,看到出站口有旅客涌出,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和小旅馆服务员们如同苍蝇一般围过来,但是没有人搭理他这个一身外国游客打扮的人,只有几个拿着纸牌子的中年男子有气无力的冲他招呼着:“南泰县,南泰县长途车,上车就走啊。” 刘子光并没有立刻去医院,而是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辆没有运营证的黑车去了五号码头,直到七点半才从码头出来,身上已经换了一套衣服,依旧是长发飘飘,身穿半旧灰色涤纶西装,看起来就像是个农村外出务工者。 八点十五分,正是上班高峰期,大街上满满当当全是车流,路口拥着大量的电动车,绿灯一亮,汹涌而出,市立医院大门附近,新增设了一排摄像头,还立起一个新的报亭,里面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卖东西心不在焉的,整天盯着医院大门。 市立医院正门临街,后墙靠着一条巷口,三米高的围墙上玻璃碴子林立,野猫都不敢在上面走,一个流浪汉打扮的人走了过来,瞧瞧远处电线杆上的摄像头,那是市立医院保卫科的财产,早就失效了,挂在那里只是威慑毛贼而已。 这人脱下西装外套团成球状拿在手里,退后几步,猛然发力疾奔,双脚在围墙上踩了几下,抓着外套的手竟然扒住了墙头,借力一窜,身子就越过了高墙,稳稳的落在医院里。 刘子光曾经无数次出没于市立医院,对地形无比熟悉,他径直进了住院部大楼,从这里横穿两座大楼可以抵达急诊科,混杂在早晨排队的病人和家属们之间,不用担心摄像头的监控。 路过电梯口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喊:“刘子光!” 回头一看,竟然是周文,胡子拉茬眼睛里满是血丝,看样子晚上没睡好。 “来看病?”两人同时问道。 “老岳父脑溢血住院了,我来陪护。”周文指了指楼上说。 “安排个公务员来帮忙就是,还亲自来。”刘子光随口道。 “那不一样的。”周文勉强笑笑,看起来心身疲惫,他提起饭盒说:“你先忙,我去给老头儿买早点。” “你忙,我来找个熟人。”刘子光和周文告别后,一路来到了急诊科,在观察室门口他却停住了脚步,呆呆的看着里面的情景。 老爸躺在病床上,老妈坐在一旁,床头柜上放着饭盒和不锈钢碗,还有一塑料袋包子,两个老人正在吃早饭。 混到现在,也算家大业大,衣食无忧,可是竟然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父亲一生艰辛,临了还没怎么享福,就患上了绝症,想来真是悲从心来。 “你这在门口,到底是进还是不进呢?”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刘子光蓦然回首,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