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节 (第3/4页)
是微粒又是波,这叫波粒二相性!到底表现出波动性还是粒子性,取决于你的观测手段!’,我无话可说了。” 许平轻叹一声,没有多说什么,这个回答给黄乃明的感觉就是父亲在说:“不要再说这个话题。”,给许平的感觉也是一样,至少在这个问题上,黄石的高大形象有所坍塌,显得太顽固保守而且严重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人无完人。”许平在心里评价道。 “我也想建一个科学院,”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黄乃明和许平的关系已经十分融洽,他对许平大声说出心中的憧憬:“这个科学院会非常大,要比英国的大上十倍,它会有全球最好的望远镜,最多的实验室,我要竭尽财力去支持它,让学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待遇。” 许平深深地看了黄乃明一眼,后者猜到了许平的心思,微笑道:“家严虽然对科学没有兴趣,但是对我建科学院的想法是很支持的,他说等天下太平了,就要拨重金把它建起来。” “太平”这个两个字一出口,许平和黄乃明都有心事被触动,两人陷入了一场尴尬的沉默。 “许兄,”黄乃明先开口道:“将来天下之事还很难说,说不定我们这场停战就会长久地停下去。” “希望如此吧,”许平一直抱有这样的期望,他觉得这次和谈让明顺的关系缓和了很多,而且他也知道顺王对齐国公一直是抱有善意的,或许这种和平能保持一代人,等到这些彼此之间互相有敬意的人过世了,最终的统一战争才会发生,虽然现在残明的地盘看上去很小,但是一个小国在王朝更替时割据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我希望黄兄的这个科学院能建起来,如果我没有军务在身,要是能去做个研究这个科学的学者也不错,我本来以为我知道我生活的在什么地方,但听黄兄说了之后,才发现我原来根本不知道我周围的东西。” 黄乃明闻言笑道:“许兄不可能没有军务在身的,只要顺廷还在,许兄这辈子就不可能没有军务。” 许平也是一笑:“或许吧,但如果天下真的太平了,我也会劝顺王建立这个科学院的。”想了一想后,许平突然下定决心,对黄乃明说道:“黄兄,将来只要你们不主动进攻,我会劝顺王不要挑起战事的;但是我只是想问,如果顺王肯封令尊为闽粤之王,令尊肯屈就吗?” 黄乃明轻轻摇头:“许兄,何必非要说这种伤和气的话题?” “黄兄此来北京,并没有要我们交还明君,”黄石觉得弘光皇帝是个成年人,要是在福建反倒是麻烦,为了继续削弱皇家权威黄石故意让三岁的太子继续当监国,尽管是无知儿童都不肯让他登基有皇帝的名义。联想以前和黄石的那番谈话,现在许平一点儿也不信齐国公心里还存着兴复明室的念头:“令尊到底图什么呢?难道顺王比不上崇祯么?难道令尊不希望天下太平么?” 黄乃明说起另外一个话题,许平识趣地不再继续,现在顺廷十分天下有其七、八,黄乃明知道正常情况下说来闽粤是欲求割据都不可得。但根据情报顺廷大概有几万处于它直接控制下的工匠,能够生产一些火药和简单的军器,无论是效率、组织还是工具都很成问题,民间的手工业更是分散、薄弱,而福建、广东有数十万、甚至可能上百万的产业工人,所以黄乃明觉得,最终是顺方欲求割据而不可得,即使有许平在也没用。 第六节 班师 到永昌二年年底时,山东给顺廷上缴的钱粮已经仅次湖广,到永昌三年年初时,就连孙可望都被钟龟年比了下去。据说闽粤有一些商人到山东与钟龟年展开合作,帮助山东防御使在不违反三年免征的情况下获得了很多收益。虽然不知道钟龟年到底是如何搞到的钱,不过顺廷能够继续从南方购买军火和物质,得到较充足的供应后,北方的战事也急速向着有利于顺廷的方向发展。 永昌二年许平不等南征军全部返回并修整好,就带着近卫、装甲两营嫡系还有关宁、江北、汴军发起进攻,他率领李成栋和陈永福在山西大败插汗和姜镶的联军。王启年也在一场遭遇战中被顺军的偏师关宁军击败,吴三桂取胜后不肯的便宜卖乖,一口气追击了敌军七天七夜,缴获了对方全部的火炮,毙俘叛军上万,其中有三千多都是原救火营的种子部队。 到永昌三年二月,顺军已经收复了山西全境从两面攻入陕西,姜镶的哥哥姜让也学着弟弟的模样逃出关外。这期间北方同盟多次派使者去闽粤,以唇亡齿寒相劝,但齐国公不为所动,最后一次插汗的使者忍不住大骂起来,说当初若不是插汗仗义兴师,现在闽粤赣桂四省早就不姓黄了,现在黄石如此行事不仅仅是昏聩,更是恩将仇报。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