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节 (第3/6页)
,而且要大张旗鼓地帮,更不能在这个时候趁人之危去占领地,这样北方的百姓会觉得我们也是自己人,甚至顺王的军队和官兵都会感谢我们。这样等将来和李顺打起来的时候,百姓甚至顺王的官兵,都会觉得这只是一场王朝争霸,是我和李自成的个人恩怨和他们无关。” “那林丹汗、还有姜镶、王启年他们的信怎么回呢?”见到黄石心意已决,赵慢熊问道;“大人莫怪,属下觉得如果好言安抚,将来这些人多半还是会投我们,他们总不敢再投李顺一次吧?大人既然迟早要和顺王决一雌雄,总是要拉拢这些墙头草的。” “当然,我不喜欢把想骑墙的人推到我敌人那边去,尤其是不拉拢就得杀人的时候,不过王启年、吉星辉他们,只要不是穷途末路固然不会再次投降顺王,也未必敢回来投我,等他们真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也不会计较我是不是把他们给我的私信漏出去了。我打算回信给他们,就说我不赞同他们此举,名言我打算帮助顺王所以就把他们的信给顺王送去了,但若是他们迷途知返的话,我一定不会动他们一根寒毛,而且只要他们能逃到我这边,我也绝不会把他们当作人情送还给顺王。若是他们立刻投降的话,不再和鞑虏做同盟的话,我还会给他们个富家翁当——我估计他们不肯,尤其是手里还有这么多兵和底盘的时候,一定想讨价还价多捞些东西。” “大人打算用什么做保证么?也是那个省卿院表决。” “这个就不必了,我就用我的赫赫战功以私人名义给他们这个保证吧,”黄石笑道,看着周围人脸上古怪的表情,他大笑起来:“他们要是不信也好,省得逃过来以后我还得费脑子是自己动手还是交给顺王去处置他们。” …… 被从浙江喊回来以后,黄乃明一直闷闷不乐,父亲没有责怪过他打败仗,倒是责怪他打了败仗还想隐瞒,黄乃明解释说他是想将功补过,而且赵慢熊等人也没表示什么反对意见。 父亲的表情显得很失望,叹息了几声,说让黄乃明他们兄弟自幼从军是白忙活了,两兄弟都轻易地被奉承话搞昏了头:“以前还好一点,只是我朋友们看在我的面子上照顾你们,现在多少人视你为他们未来的主人,你居然奇怪他们为什么不敢说会惹你生气的话么?” 不过黄石并没有过多地责备黄乃明,最后还是安慰他说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只是要他吸取教训。 听说黄石的打算后,黄乃明突然自告奋勇要亲自去做这个使者,到北京替父亲表达己方的诚意。这个念头他首先和自己的两个死党——鲍元朗和施天羽提起,他们两个都挺惊奇,不太明白黄乃明怎么会突然想到要自处险地。 第三十四节 期望 “这个恐怕称不上险地,”黄乃明指出自此他是带着许多给李顺的好处去的,而现在李顺两面受敌,更不会找南方什么麻烦:“何况,两位兄弟不记得触讋说赵太后了么?” “人主之子,尚不能以无功之身,而守金玉之重。”施天羽赞同地点头道:“黄兄所言极是。” “施兄忘了后半句,况人臣乎?我父亲是人臣,而我是人臣之子,我寸功未立,依靠父萌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将来我何以自处?”黄乃明觉得如果自己去也能让李顺更相信南方的诚意,对促成南北和谈也有益处,此外他还想找机会近距离观察一下北方的民生情况和对面的武装部队。 打定主意之后黄乃明就去见他父亲,抵达时黄石正在和金求德议论支援北方的问题,黄乃明听见金求德对黄石说道: “大人既然要做好人,那就应该当到底,直接送一批军火和火药给北方,这样才能更好的笼络人心,展现大人的宽阔胸怀,现在这样还是要卖给李顺,多半还会有人会觉得我们时在趁机占便宜,是发国难财。” “爱说什么说什么,那些知恩图报的人明白我们卖他们军火就是帮助他们,顺王和许将军都是这种明白人,而对于那些忘恩负义的家伙们来说,你无论怎么帮他们都是包藏祸心,就是白送给他们军火,他们也会说你有阴谋,是不安好心。”黄石觉得收不收钱效果都一样,感激并不会因未收钱而减少,诽谤和污蔑同样不会因为不收钱而止歇:“所以我不搞什么租借法案,想从我手里拿东西就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说难道闽粤很富裕吗?现在都入不敷出了,就是我想白给,难道工人愿意给顺王做白工,厂主愿意捐款给北方,白给他们可能有一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